哦哇資訊網

你知道食物不耐受嗎?食物不耐受後該怎麼吃?

由 康權基因 發表于 健康2021-04-24

對於過敏體質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一旦不小心吃了之後,經常會發生食物過敏的情況,而且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人說自己對於某種食物不耐受。那麼,過敏和不耐受,這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

什麼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一種較為複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即人體免疫系統會把進入體內的食物,誤當成有害物質,並針對這些物質,產生了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生成食物特異性IgG抗體,與食物形成免疫複合物,引起了身體各組織發生各種反應,表現在人身上,就是人體系統出現各種症狀或疾病,如消化不良、感染、過敏、腹瀉等。

食物不耐受的發生率很高,據統計,約有一半以上的人會對某種或某幾種食物不耐受。也許你會驚訝於這個數字,但其實很好理解,食物不耐受與日常飲食密切相關,越是常吃的食物越有可能引起症狀。嬰兒與兒童的發生率比成人高。多數食物不耐受患者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和面板症狀,但不僅限於此,不同的人對於同一種食物產生不耐受時,可能出現極不相同的症狀。

為什麼會發生食物不耐受?

理論上食物在進入消化道後,應當被消化為氨基酸和葡萄糖,這樣才能夠被人體完全吸收。由於個體差異,當攝入的食物蛋白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大分子的食物蛋白直接透過腸道粘膜進入體內,激發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食物特異性IgG抗體,抗體與食物大分子形成免疫複合物沉積在體內,誘發各種臨床症狀的發生。

食物不耐受都有哪些表現?

食物不耐受的症狀沒有特異性並且多種多樣,如出現以下症狀要考慮是食物不耐受的可能:

消化系統:腹痛、腹瀉、口臭、口腔潰瘍、噁心、胃腸脹氣;

面板系統:溼疹、蕁麻疹、面板澱粉樣變、痤瘡 ;

神經系統:頭暈、頭痛、偏頭痛、睡眠障礙;

精神系統:焦慮、憂鬱、注意力渙散、暴躁易怒、坐立不安;

呼吸系統: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鼻竇炎;

泌尿系統:尿頻、尿急、陰道分泌物;

心血管系統:胸部疼痛、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跳加速;

肌肉骨骼系統:關節發炎、關節疼痛;

其它系統:疲勞、暈眩、頭痛、睡眠困難、體重快速變動、肥胖、磨牙等。

食物不耐受與食物過敏有什麼區別?

食物過敏一般指急性食物過敏反應,就是攝入食物後,馬上或4小時內出現急性過敏、不適反應的,兒童通常以皮疹和腸胃道症狀為主要表現,如蕁麻疹、眼皮嘴唇水腫、噁心、嘔吐、腹瀉、舌頭水腫、咽喉水腫,嚴重的甚至有鼻塞、喘鳴和過敏性休克等。食物過敏只需透過食物過敏原IgE檢測,即可篩查食物過敏原。

食物不耐受造成的症狀大都是慢性反應,食物過敏是一般急性反應;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包含在食物不耐受的範圍內,食物過敏是食物不耐受症狀中的一種表象症狀,長期食用不耐受食物,就引起慢性症狀。

怎樣知道是食物不耐受?

常見的不耐受食物包括:牛奶、雞蛋、小麥、玉米、堅果、大豆、和貝類等。目前大部分醫院都能開展食物不耐受的檢測,檢測只需抽取1毫升血液。抽血前可正常飲食,無需特殊要求。透過食物不耐受檢測可診斷是否為食物不耐受及對哪種食物不耐受,可對蔬菜、肉類及水果等多達90餘種物質的食物檢測。通常做的食物不耐受14項檢測包括:牛肉、雞肉、鱈魚、玉米、螃蟹、雞蛋、蘑菇、牛奶、豬肉、大米、蝦、大豆、西紅柿和小麥。

食物不耐受怎麼治?

知道自己對某些食物不耐受以後應該怎麼解決?很簡單,不需吃藥打針,只要調整飲食。根據檢測結果,可以將哪些不耐受食物分為禁食、輪替食用和安全食用三類並分別對待,針對每個人制定出專門的科學食譜,進行飲食調整,指導日常飲食。

飲食調整中需要注意什麼?

不僅要避免不耐受食物,對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類食物也要避免。舉例來說,如果你對牛奶不耐受,那麼所有含奶食品像冰淇淋、奶油類食品等都不能吃。一定要嚴格遵守醫生為我們作出的限食計劃,才可能真正緩解症狀。經過一個星期至數月的調整,症狀慢慢消退,身體情況會顯著好轉。在限食計劃中,醫生會考慮到我們身體所需營養的補充,比如,不能喝牛奶,可以喝豆漿來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

禁食食物是不是永遠不能再吃了?

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某種物質的應答反應是有“時效性”的,去掉外來刺激後,機體中的特異性抗體會慢慢消失,從而使身體逐步恢復正常。況且對食物不耐受的作用機制,現在也還沒有確切定論,非免疫途徑的理論也同時存在。從理論上看,將禁食的食物重新納入飲食是可行的。

臨床實踐證實,大多數人在經過一段較長時間(6個月以上)的禁食調整症狀完全消退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大部分食物可以以科學的方法逐步回到飲食食譜中,只有極少部分的人群仍然存在不耐受症狀。

END -

瞭解更多基因檢測知識

TAG: 食物耐受症狀過敏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