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心理疾病家族遺傳的誤解

由 心理諮詢答疑解惑 發表于 健康2021-04-17

對於患上心理疾病的人,不僅要承受疾病本身帶來的困擾,還要承受擔心疾病遺傳給後代以及他人有此擔心而影響婚戀的困擾。

對於心理疾病的家族遺傳,有很多誤解。

心理疾病的遺傳,準確來說,是指家族中存在患有心理疾病親屬的後代,比家族中沒有心理疾病親屬的後代,得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更高。患有心理疾病的親屬,與自己的血緣關係越近,遺傳影響越大。比如父母患有心理疾病,比父母的兄弟姐妹患有心理疾病,後代患心理疾病的遺傳機率大些。

心理疾病的遺傳性,是一種對比情況下的相對統計機率,稱為“易感性”更容易理解。

如果把人得心理疾病的負面生活經歷,比喻成分數,假如100分是所有人都會得心理疾病的負面生活經歷,多數人的患病分數在80分,即負面生活經歷累積到80分便會得心理疾病。通常不會到這麼高的分數。

對於家族中存在患有心理疾病親屬,後代得心理疾病的患病分數可能是30分。假如患病分數到60分,低於80分,沒有家族遺傳的人,不會得心理疾病;對於有家族遺傳的人來說,60分超過了患病的30分,會導致心理疾病。

這就是心理疾病家族遺傳的“易感性”。“易感性”僅是“易感”,不是“必然”。存在心理疾病家族遺傳史的人,可以透過學習,提高心理素質,降低易感性。

很多人把患有心理疾病視為軟弱,抗壓能力差,覺得經歷同樣的事情,有些人甚至經歷更艱難的事情都沒有得心理疾病,而你得心理疾病,就是脆弱、作。這是對心理疾病的極大誤解。

人的生理素質、成長經歷不同,塑造的心理特質不同。不同的心理特質,應對事情的反應不同。

網上有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放在心理疾病中,同樣適用。不瞭解他人經歷過什麼,不要輕易評判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是脆弱、作。是否有心理疾病的家族遺傳史,生理易感性不同;不同成長經歷,形成的心理特質的易感性也不同。

如今的遺傳學,存在“遺傳表達”的觀念,即遺傳資訊是否會表現出來,需要適合的環境。如果不具備讓遺傳資訊表達的環境,這種遺傳在個體有生之年,都不會出現,就像不存在一樣。

這也是心理疾病的家族遺傳,為什麼不會百分百遺傳——受後天環境影響,才決定會不會導致發展成心理疾病。

著名的人類學家貝特森的研究團隊,對精神分裂症這種生理因素影響很大的心理疾病,提出了“雙重束縛理論”,揭示父母對待孩子的溝通方式,製造的“雙重束縛情境”,導致孩子發展出精神分裂症的應對方式,表明成長環境對形成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影響。(詳見《一種關於精神分裂症的理論》)

日常生活我們也可以看到,存在心理疾病家族遺傳史的人,即使成長後患有心理疾病,也不是一出生,或是從小就患有心理疾病,而是多年後才發病——幾乎總能找到父母不當養育方式的原因。

對於家族中存在患有心理疾病親屬的人,特別是父母有心理疾病的人,不用總是擔心自己會不會也得心理疾病。我們有很大機會,通過後天的環境學習、成長,塑造良好心理特質,提升心理健康,預防心理疾病;對於自己的孩子,創造有利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質,同樣可以預防心理疾病。

TAG: 心理疾病遺傳家族患有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