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走路後為何疼痛不適?專家:可能應力性骨折了

由 健康人報 發表于 健康2021-06-26

小張是一名驢友,平時酷愛徒步旅行。在一次長時間徒步旅行中,小張覺得右前足疼痛不適,但他以為只是路走多了。休息一段時間後,疼痛感減輕,小張便再次踏上了徒步旅行。結果沒走多久,右前足疼痛加重,並出現腫脹的情況,前足屈伸活動明顯受限。小張遂即前往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是右足第二蹠骨骨折了。只是單純的走路,怎麼就骨折了呢?

什麼是應力性骨折?

應力性骨折又叫做疲勞性骨折,往往是因反覆、過度使用導致骨骼微損傷的累積效應,重複的異常應力所致的微損傷積累到一定程度,導致應力性骨折。

應力性骨折好發於運動員、新兵,如籃球、足球、田徑、體操運動員及芭蕾舞演員。其發生部位常見於身體承重部位,如小腿脛腓骨和足部(跟骨、足舟骨、蹠骨)。新兵入伍後的訓練期間,下肢應力性骨折的累計發生率可高達20%左右。足部最常見的應力性骨折為蹠骨(約佔所有應力性損傷的20%)。

應力性骨折的嚴重程度該如何評估?

為了便於理解、記憶,通常用0-4級來評估:0級最輕,4級最重。0級(正常):X片檢查無任何異常改變,但骨掃描可見細小的骨質線性吸收,磁共振檢查提示骨水腫及骨膜反應;此級疲勞性骨損傷無任何臨床症狀。1級(輕度應力反應):表現為皮質骨的重建,患者可出現運動後區域性疼痛,無壓痛,X片檢查無異常,但骨掃描及磁共振檢查為陽性;2級(中度應力反應):皮質骨吸收稍強於骨膜反應,可出現疼痛和壓痛,X片檢查骨外形完整,可見模糊的徵象,骨掃描陽性;3級(嚴重應力反應):骨膜反應及皮質骨吸收範圍均擴大,疼痛持續存在,休息時也出現疼痛不適,X光片可見皮質骨增厚;4級(應力性骨折):骨活檢可見有骨壞死、骨小梁微骨折及肉芽組織形成,由於疼痛,負重幾乎不可能,X光片可見骨折及早期骨痂形成。

應力性骨折能夠完全癒合嗎?

應力性骨折是否能夠癒合,取決於應力性骨折發生的部位、治療是否得當。

在張力側的骨質或者低血供區域發生的應力性骨折,骨不連的風險高;發生在血供豐富區域,骨折線與受力方向一致的、無移位的應力性骨折,往往骨不連的發生率較低。

應力性骨折發生後的早期干預治療,對預後有明顯的影響,根據應力性骨折的分期,採取恰當的、個性化治療措施,往往預後都比較好。

足部常見的應力性骨折表現

1、蹠骨應力性骨折

也稱“行軍足”,在運動員中的發生率約為9%。骨折經常發生於蹠骨頸部或者幹部遠端,常發生於第二、三蹠骨。是一種特殊的蹠骨應力性骨折,如芭蕾舞演員經常跳舞引起的第二蹠骨基底部骨折就屬於舞者骨折。

症狀和體徵:骨折區域性疼痛、腫脹,對應位置壓痛明顯。舞者骨折在足部極度蹠屈負重時疼痛最為顯著。

影像學表現:X檢查可以發現典型的骨膜反應,但是早期不一定有陽性表現。MRI檢查較為敏感,可以顯示出骨折區域性骨膜和骨髓水腫訊號,有時還可以顯示出清晰的骨折線。

2、跟骨應力性骨折

症狀和體徵:跟骨應力性骨折表現為足跟痛。同時擠壓跟骨兩側可誘發疼痛症狀。藉助這種特殊症狀可以和跟後滑囊炎、跟腱炎、蹠側神經卡壓症、距下關節炎相鑑別。

影像學表現:X線可以顯示在後跟結節和跟骨後方關節面之間,存在與骨小梁走行垂直的骨組織重構。MRI可以在相應區域顯示區域性骨髓水腫,甚至可以發現骨折線。

3、足舟骨應力性骨折

籃球運動員常發生舟骨應力性骨折。應力性骨折部位多位於舟骨的中1/3區域,骨折線呈矢狀位或者斜矢狀位走行。

症狀和體徵:發病早期,患者中足區域性存在模糊性疼痛,與運動量和強度相關。舟骨背側近距舟關節處壓痛明顯。脛後肌腱存在張力異常感或者肌腱炎時,還可能會導致誤診。

影像學表現:X線也用於診斷舟骨應力性骨折,但因X片檢查的侷限性,經常漏診。CT掃描或MRI檢查敏感性較高。CT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的骨折線,同時對於評估骨折癒合情況也有幫助。

應力性骨折該如何治療?

絕大多數應力性骨折都可以透過改進運動方式或者停止運動,輔助其他保守治療獲得較好的效果。保守治療的方法包括休息、體外衝擊波治療、下肢支具或者足踝矯形器固定等。骨不連低風險型應力性骨折的治療原則是患肢負重後緩慢增加負荷,在無痛的前提下逐漸恢復運動;骨不連高風險型應力性骨折,如距骨或者足舟骨的骨折,經常需要手術治療。

本公眾號未署名文圖作者請與本報聯絡,以奉稿費。

TAG: 性骨折應力骨折蹠骨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