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重建內在的喜樂是抑鬱症療愈的基石

由 心能雙驅廿四載 發表于 健康2021-06-18

佛家《無常經》有言: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

佛家《楞嚴經》有言:心隨境轉,苦不堪言;境隨心轉,就得自在;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佛家已經參悟透眾生心,相持續的狀態,所以告誡我們:眼前的相(自身以及周圍一切人事物的相),其善惡美醜皆來自我們內心的投射。一顆喜悅的心,其投射出來的相也是美好的,良善的。反之則是惡的,醜陋的。

如果內心不喜悅,我們很容易“心隨境轉”,被外界的人事物所幹擾,牽引,所以,佛曰“苦不堪言”。但如能做到“境隨心轉”,“就得自在”。

但,真正做到“境隨心轉”的有幾人?,大部分還是“心隨境轉”,甚至別人的一個眼神都能打擊或激怒我們。

自卑,敏感,內心灰暗是抑鬱症患者典型的心理狀態,非抑鬱症患者尚且難以“境隨心轉”,對抑鬱症患者而言,難度就更大了。

但,抑鬱症患者如果不能“境隨心轉”,依然敏感,自卑,那麼,不管服下多少劑量,多長時間的抗抑鬱藥物,脆弱敏感的心依然存在,抑鬱復發的機率依然高存。

敏感的心必須被消除,自卑的心理必須被挪去。

做到這一點,必須重新構建身,心內在的喜樂。

抑鬱症,是心理疾病,同時也是生理疾病。(如果籠統的定義為精神疾病,對患者有些不公。因為患者的情緒是由心理的創傷和生理的腦神經遞質失衡共振引發的,並非真正的神經有問題)。

心理創傷永遠是第一位,是先發生。創傷導致的潛意識有害影象嵌入大腦深處的海馬體,透過杏仁核的報警來遙控患者的情緒。創傷發生的程度不以其大小來定論,而是以其對患者內心造成的傷害高低來評級。對有些人,幼兒時期缺失的一個期望中的擁抱可能都是一個很大的傷害,而對另外一些人,即使童年時期不斷的忍受棍棒教育,也未必會導致更大的心理傷害。每個人的安全底線不同,遺傳易感性也不一樣。

幼兒時期的大腦,腦神經線路正在割減,可塑性很強。所以,發生在幼兒時期的心理傷害導致的後果往往更嚴重,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的有害影象都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甚至發生在母親的子宮內。

很少有人天生就發生腦神經遞質失衡,比如5-羥色胺等。多數是潛意識有害影象致使的極端情緒導致。有害影象越深刻,遙控而來的情緒越大,大到甚至自殘都不怕。

抑鬱症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潛意識有害影象和失衡的腦神經遞質不斷的共振,下陷,形成“魔力”一般的螺旋下陷引力。

所以,療愈抑鬱症,最首先的一步就是服抗抑鬱藥物,快速解決失衡的腦神經遞質,防止情緒下陷。

潛意識有害影象必須被消除,這是抑鬱症療愈最關鍵的一步。相信你的治療師並相信自己能夠被治癒,放鬆下來,進入深度催眠狀態。期間過程可能複雜些,痛苦些,但卻是極其必須的一步。

重建喜悅的心,激發內在的喜樂則是抑鬱症療愈的根本和基石。

《楞嚴經》記載,當年釋迦牟尼告誡弟子阿難時說:“使汝流轉心目為咎(你的心和眼睛被外物所困擾是你不識本心,內在痛苦的根本原因)”。

那麼,心智如何能更多的向內轉?而不是“心隨境轉”?

心智,不需要控制,因為心智不是毫無目的四處遊蕩,心智實際上是在追尋能夠帶來更多滿足感,更多的快樂,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東西。

當你坐在餐廳享受美食,品嚐著美味多汁的烤雞腿,滿心的陶醉在其中時,你無暇顧及周圍的人,但,鄰桌忽然走過來一位氣質非凡的美女,此時,你的心智會由眼前的美食轉向鄰桌的美女。

當你坐在一個房間,聽著一曲非常難聽的音樂,突然不遠處一個人的手機裡放出一曲非常美妙的音樂,即使聲音很小,你的心智也會追尋過去。

依據心智不斷追求最大滿足感,追求更多快樂的特點,欲要心智內轉,進而強大內心,那麼,承載心智的身體必須是愉悅的,這是前提,也是唯一。

身體愉悅的前提,必須是擁有一個充滿生命能量,富有生命活力的身體。

身體是化學反應,心理情緒也是體內眾多內分泌激素和相關神經遞質之間綜合作用的結果。當你看見昨天剛買的股票今天大漲時,心情很爽。這個爽的情緒,是視覺神經刺激下,下丘腦和腦垂體分泌更多神經遞質(腦內啡)的結果。反過來,一位多年的抑鬱症患者在潛意識有害影象持續,不定時的遙控下,腦幹分泌的5-羥色胺神經遞質持續的處於失衡狀態,5-羥色胺神經遞質失衡是情緒低落的直接化學因素,但不是情緒低落的根本原因。

性腺荷爾蒙,是體內最重要的內分泌激素,它是生命的能量,也是其它眾多內分泌激素的能量基礎。

啟用性腺荷爾蒙,爆棚的生命能量在神經系統的作用下,身體會產生極其強烈的愉悅感,如痴如醉。

愉悅的身體,必會牽引心智轉向內在,內在的喜樂由此得以重建。內在的喜樂投射出的世界也是美好和多彩的,生活的樂趣由此得以點燃。這才是抑鬱症療愈的根本。

瀟哥健走 微信公眾號,只做價值原創。

TAG: 抑鬱症心智神經遞質患者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