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西漢10大悍將李陵第九,衛青第二,第一名沒有爭議!

由 在宿命的手心裡 發表于 遊戲2021-04-26

西漢,中國歷史的一個高峰,漢文化的真正奠基,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發展,對外交往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強大的漢朝,將星輩出,他們的存在為西漢各個方面的崛起奠定了較好的內部環境。唐擅長的是借力打力實現戰略目的;而漢更相信自己的實力。下面我們來看看,究竟誰擔得起“西漢10大悍將”這個稱號。

10. 馮奉世

馮奉世,歷武帝、昭帝、宣帝、元帝四朝,西漢中後期著名將領,馮唐之後。

元康元年,馮奉世以衛候的身份持使節護送大宛等國的賓客回國,路遇莎車國叛漢歸匈奴。他當機立斷,以使節通告諸位國王,發動他們南北道的軍隊一萬五千人進攻莎車國,攻佔了都城,莎車王自殺,馮奉世的威名震動西域,於是諸國都望風投降,西域平定。

黃龍元年,上郡屬國歸降西漢的一萬多胡人背叛而去,馮奉世立即持使節率軍予以平定。

永光二年,隴西羌族叛變。馮奉世率領一萬二千兵馬屯田積攢實力,與後到援軍合力大敗羌族軍隊,斬首數千,一舉平定隴西。

9. 李陵

名將李廣之孫,善騎射,禮賢下士,武帝很欣賞他,令他領八百騎兵。

天漢二年,李廣利統領三萬騎兵從酒泉出發,攻擊在天山一帶活動的右賢王。李陵不願做後勤運輸,主動請纓武帝說願五千步兵直搗單于王庭,武帝許之。

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單于主力,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但李陵應敵有序,擊敗敵軍,殺數千人,單于又急調8萬騎兵圍擊,李陵軍且戰且退,在此後十數日裡連續擊退敵軍,殺上萬人,其間單于數次有退兵之意。後來由於無援兵接應,箭矢用盡,且有叛變軍士告密,李陵軍最終損失殆盡,李陵為了讓士卒儘可能多突圍,於是打散部隊,自己親率數十人突圍不成被俘,自覺無顏面見武帝,遂降匈奴。

太史公司馬遷說:李陵提兵不滿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殺十數萬之師,敵人被打死打傷無數而自救不暇,又召集能射箭的百姓來一起圍攻。他轉戰千里,矢盡道窮,戰士們赤手空拳,頂著敵人的箭雨仍殊死搏鬥奮勇殺敵,即便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

8. 彭越

彭越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從秦末群雄之中脫穎而出,為西漢開國做出了很大貢獻。

公元前206年7月,田榮自立為齊王反抗項羽,派人賜給彭越將軍印信,讓他進軍濟陰攻打楚軍。項羽命令蕭公角率兵迎擊彭越,卻被彭越打得大敗;公元前204年,彭越經常往來出沒替漢王遊動出兵,攻擊楚軍,在梁地斷絕他們的後援糧草,史稱“彭越撓楚”,同年冬天,項羽和劉邦在滎陽相持,彭越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公元前203年秋天,項羽的軍隊向南撤退到夏陽,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穀物十多萬斛,用作劉邦的軍糧,後參加垓下決戰,與劉邦、韓信合力殲滅項羽楚軍。

彭越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以說是游擊戰的始祖。論軍事謀略與指揮才能,他不如韓信,但論功績,他卻有有其過人之處。在楚漢戰爭中,由於他率部在楚軍的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使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也給了前線漢軍不被項羽殲滅的機會,楚漢戰爭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後方游擊戰的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項羽麾下疲憊的部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就這一點開創性來說,彭越可稱得上是名將。

7. 趙充國

趙充國,武帝時期著名將領。

天漢二年,趙充國跟隨李廣利攻打匈奴,被匈奴大軍重重包圍。趙充國與一百多名壯士突破包圍,李廣利帶領士兵跟隨其後,才得以突圍,此戰趙充國全身有二十多處受傷,漢武帝親自接見並探視他的傷情。

漢昭帝時,武都郡的氐族人反叛,趙充國以大將軍、護軍都尉的身份帶兵平定此次叛亂,升任中郎將,帶兵屯守上谷郡,後調回朝廷擔任水衡都尉。後來,帶兵攻打匈奴,俘獲西祁王。

本始年間,趙充國帶領三萬騎兵,從酒泉出兵征討匈奴,出塞一千八百多里,殺死匈奴數百人,俘虜牲畜七千多頭。後匈奴大舉發動十多萬騎兵向漢塞開來,打算侵擾漢朝邊區。匈奴人題除渠堂投降漢朝後說出這一情報,漢朝就派遣趙充國統領四萬騎兵駐守邊境九郡,斬九千人。匈奴單于聽到這個訊息,領兵退去。

公元前72年,匈奴進攻烏孫國,趙充國率軍3萬馳援解圍,此後率軍於邊境屯田,震懾匈奴。

公元前61年,以73歲高齡率軍1萬前往西域平定羌族叛亂,擊破羌族軍隊,併力排眾議,以屯田之策徹底解決羌族問題;

趙充國曆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功成名就,其一生作戰軍事謀略與政治智慧並重,使得當時漢朝邊境民族問題能夠得到圓滿妥善解決,這點是其他武將所不具備的才能。

6. 陳湯

陳湯 ,西漢末期大將。陳湯打的仗不多,但是一戰成名,並且這一戰奠定了漢帝國在西域的戰略地位。

公元前36年,陳湯來到西域。他雖是副將,但頗有主見,敢於擔當。時漢軍主帥甘延壽對匈奴的策略是守,而陳湯則不以為然,認為應該主動出擊:郅支所部慓悍,若聽其控制康居等國,漢將失去西域。匈奴人不善防禦,漢兵直指城下,必將其擊滅。在他看來,守是守不住的,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主帥甘延壽還是猶豫不決,不久病倒。陳湯於是趁老大生病之際,果斷採取行動——假傳朝廷號令,調發漢屯田卒及西域諸國兵共4萬餘西征。無奈之下,甘延壽也只好任憑陳湯調遣了,隨軍出征。

這是中國軍隊幾千年以來最遠的一次遠征,遠征的目的地在哈薩克的塔拉斯河流域。漢軍組成六個編隊,兵分兩路。甘延壽率三個編隊由北道,向赤谷城進軍(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伊什提克)。陳湯率三個編隊出南道,翻越帕米爾地區,向郅支城進軍。不到一天,郅支單于便城破被殺,漢軍斬首俘虜匈奴數千人,一舉削平匈奴頑固勢力,將西域重新劃入大漢版圖。

戰後,陳湯上書朝廷,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5.李廣

李廣,祖籍隴西成紀,戰國名將李信之後,歷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征戰無數,戰功赫赫。

公元前166年,以良家子身份參軍抗擊匈奴,斬敵眾多,升郎中;公元前154年,隨太尉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在昌邑城勇奪敵軍帥旗;但之後接受梁王印信,是其一生不得志的開端;此後十多年間,李廣是漢朝在長城一線抵抗匈奴進攻的主將,曾先後任上谷、上郡、隴西、北地、雲中、代郡、雁門、右北平等地太守,善打硬仗之名傳於天下。

公元前123年,隨衛青出擊匈奴,全軍皆有戰功,惟李廣後軍無功而返;公元前121年,率4千騎兵配合張騫部攻擊匈奴,被匈奴4萬兵圍困,奮戰兩日,兵馬損失殆盡,但堅守至援軍到,功過相抵;公元前119年,以70多歲年齡隨衛青出擊匈奴,衛青在武帝授意下,沒讓李廣當先鋒,而後李廣在大漠中迷路而錯過了與主力回合的時間而被衛青詢問,因擔心無法受小吏侮辱而自殺。

李廣一生作戰達70多次,主要是在為漢帝國守護邊境,雖說有勝有負,但是每次戰鬥其指揮並無失策之處,失敗多為兵力對比過於懸殊導致。即使李廣未能封侯,但其剛烈忠勇的人格魅力一直感染了中國人兩千多年。

4. 周亞夫

周亞夫,沛縣人,漢代名將。周亞夫出身名門,是西漢開國名將周勃之子,他也繼承了父親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和陳湯一樣,周亞夫也是一戰成名。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發動的聲勢浩大的吳楚七國之亂。國難思良將,關鍵時刻漢景帝想起了父親漢文帝彌留之際的遺言:“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任命周亞夫為太尉,帶大軍去平叛。此時叛軍圍攻梁國首都睢陽甚急,梁王數次向漢景帝告急求援,但周亞夫不為所動,而是率軍向東到達昌邑並駐紮,但他卻暗中派軍截斷了叛軍的糧道,還派兵劫了叛軍糧食。後叛軍因缺糧退兵,周亞夫抓住戰機在叛軍必經之路派兵設伏,然後親率大軍一舉殲滅叛軍主力,前後僅用三個月便平叛成功。

這一戰充分表現了其指揮才華,而其則臨危不亂,從形勢判斷、出兵路線、進軍戰略等方面都作到了算無遺策,僅用三個月就平定了這場幾乎顛覆整個漢王朝的動亂,可謂名將。

3. 衛青

衛青,武帝時期大將軍。關於他的赫赫戰功,班固有言:

長平桓桓,上將之元,薄伐獫允,恢我朔邊,戎車七徵,衝輣閒閒,合圍單于,北登闐顏。

龍城大捷:元光六年被封車騎將軍,首次帶兵出征。漢軍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潰敗無功,只有衛青一路勝利,奇襲了匈奴聖地龍城,俘虜700人,取得勝利。被封關內侯。

收復河朔:元朔二年武帝派遣衛青、李息率兵出擊匈奴,自雲中出兵,西經高闕,再向西直到符離(今甘肅北部),收復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轄地,並在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帶設定了朔方郡和五原郡,自此,河朔地區重歸中國版圖。

奇襲高闕:元朔五年奇襲高闕,包圍右賢王,俘虜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衛青官拜大將軍,漢軍所有將領歸其統轄。

二出定襄:元朔六年二出定襄,斬獲萬餘人。

漠北大戰:元狩四年兩路出兵,遠涉漠北,和單于兵相遇,衛青以武鋼車結陣,以弱勝強擊敗單于主力。

衛青征戰的生涯以奇襲龍城開始,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是名將典範。

2. 霍去病

霍去病,河東平陽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元朔六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走廊地區的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走廊,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元狩四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平,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此戰改變了漢朝長此在對匈奴戰爭中的守勢狀態,一舉打敗匈奴,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方長城一帶安全。

班固有言:

票騎冠軍,猋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飲馬翰海,封狼居山;西規大河,列郡祈連。

1. 韓信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

韓信軍功很繁多,卻又很簡潔:

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濰水破齊楚聯軍,直至垓下全殲楚軍。

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真軍神也!

TAG: 匈奴單于趙充國陳湯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