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此人也姓馬,他敢於這樣上奏,而得到唐太宗的賞識且重用

由 艾尼網路文貞 發表于 遊戲2021-04-16

用人必先識人,用才是藝術,識才更是藝術,唐太宗賞識且重用他,因為他敢於這樣上奏。在古代,為官者要想顯得自己的勢力,動不動就輒養食客三千,偶有可用者便已經滿足了,便是現在就不同了,做事情,講的是效率,“精兵簡政”反而成了管理科學的重要原則,一個機構、一個企業哪能養那麼多閒人呢?這就要求用人者必須具備慧眼識真才,把真正的人才選拔出來,把俗才、庸才淘汰出去。正所謂“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劍者之所患,患劍之似吳幹者。”這兩句話就把忠奸相混,賢愚相雜不易識別比喻得非常恰切到位了。

據歷史資料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具有一雙慧眼,能夠看清、讀懂賢才的皇帝,故有話評價唐太宗李世民“高世之器,非淺俗所能識也。”唐太宗李世民除了渴才,他的胸襟之寬廣,這可以從他廣開言路、命令下臣上表批評管理之事看得出,自己雖是皇帝,但只要是自己做得不好,自己也接受批評。讓人最為佩服的就是他擁有那一雙可以識才之眼,也正因為他具有這麼一雙慧眼,才識得了他,而他可以得到唐太宗的賞識且重用,因為他敢於這樣上奏,這個他就是——馬周。

馬周,山東博州在平人,他自小就沒了父母,可以想象到,沒了父母的孩子過的是什麼生活了,他家貧如洗,到了三十歲而立之年,也是因為貧窮尚未娶妻。故他自小歷盡千辛萬苦也要發奮學習讀書,他讀書學習比普通人付出的不止多一倍,再加上他也有讀書這個天賦,許多書籍,他看過後,便能很好的理解,看完後,自己還善於作出總結及自己的想法。說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聰明人,一點也不為過。精通書史,志氣謀略,可以說是件件都有過人之處。能過自己的努力,他就在博州當上了助教,只是因酒後失言而被責罰,他自己也咽不下這口氣,便一氣之下,一走了之。離開了博州,便西遊長安,也是因為他的才能,他便成了中郎將常何家的一名普通食客。

這時的唐太宗李世民廣開言路,要下臣都上表批評及提供管理之道。常何也不例外,也被要求上表奏章,只是常何是何等人也?他出身就是行武,帶兵打仗可稱得上英傑,只是到論書行賦則是一竅不通了,這讓他很是為難。只是聖意已下,哪有不遵從的道理呢。這時的常何便想到了自己的食客馬周,便連夜找到了馬周,與馬周切夜長談,並讓馬周為自己代筆。馬周憑其雄才大略,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為常何言論了20多件事。把言論交給常何之時,常何雖不懂詩詞歌賦,但仔細一讀,就覺得言論說得非常好。這時的常何一放焦頭爛額之態,點頭微笑著。

第二天,常何就把這奏章上呈到唐太宗李世民手中,唐太宗李世民那一雙慧眼,能不知道常何對方面是一竅不通?不過上呈了,還是得看看,當唐太宗李世民看了常何的奏章後,覺得奏章裡所寫的事,件件都是言簡意賅、有依有據,跟自己所想的竟然走到了一塊,完全符合了自己的意圖,這時的唐太宗李世民可是又驚又喜的。當唐太宗李世民靜心細想時,便想起常何就是一名武將,很少讀書,按理是不會寫出這般剖析人理、文從字順的奏章來。於是,便問常何:“此等見識議論,非愛卿可以寫得出來,愛卿是從何得來的。”常何急忙如實上報。唐太宗李世民便“哈哈”大笑了起來,還連忙責問常何:“此人才,愛卿怎獨受?”然後便即宣馬週上以上殿,於殿中,唐太宗李世民隨即問了他幾個問題,馬周的回答都能走到唐太宗的心坎上,句句都切中了要害。這時的唐太宗便斷定馬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場便令馬周先在門下省供職。

事實證明唐太宗李世民對識才這方面是獨具慧眼的,貞觀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想要明確規定長孫無忌等14位功臣的職位可以相傳之時。馬週上表奏章阻諫,說:“倘有孩童嗣職,萬一驕逸,則兆庶被其殃,而國家受其敗……”唐太宗聽後,便認為馬周言之有理,馬上收回成命。不久,唐太宗李世民想去離長安數百里遠的九成宮避暑。馬周得知後,又上表奏章阻諫,說:“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獨居涼處,溫清之禮,竊所未安。”短短几個字,字字珠璣,唐太宗李世民當即取消了外出避暑的念頭。

此人也姓馬,他敢於這樣上奏,而得到唐太宗的賞識且重用

日久見人心,唐太宗李世民認為馬周是一位識大體、顧大局,敏感性極強,辦事效率高,又公平,還能敢於發表意見。唐太宗李世民綜合後,便先後任命馬周為監察御史、中書舍人,最後做到了中書侍郎、中書令等要職,成為貞觀時期著名的樞要大臣。

馬週一個貧苦家庭出身,窮困落魄之人可以一步一步走向他的人生頂峰,他沒有關係可以攀附,也沒有資蔭關係可以藉恩賜,全因唐太宗李世民求賢心切,愛才如寶,慧眼識英傑,用才如神器,所以才使一代奇才盡顯才華。若無唐太宗李世民這位伯樂,馬周這匹千里馬也只能湮沒人間了。對此,有評論說道:“周之於太宗,顧不異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對朝、明習憲章者,非王佐才,疇以及法?”

此人也姓馬,他敢於這樣上奏,而得到唐太宗的賞識且重用

識人之慧,首先表現在正確的用人標準上。認識和選拔人才,需要在細微之處用心觀察,見微而知著。一個精明的領導者只有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能從芸芸眾生中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類人才。而要達到這一點即科學地識別人、選拔人,則必須從整體上去把握,小編則這樣看:首先要全面地看人,把人的各個方面的表現、情況聯絡起來,從而把握其本質和主流;其次要用發展、動態的眼光讀人,人在實踐中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注意人的各方面動態的變化和趨勢,看到人的潛力和發展前途;最後要在實踐中驗人,聽其言、觀其行,重實際表現,特別是要注意人在關鍵時刻的表現,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烈火識真金,就是這個道理吧!大家對我們的文章有什麼建議或者意見,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我們。

TAG: 唐太宗李世民馬周常何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