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由 秀外談娛樂 發表于 遊戲2021-05-05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袁紹篇外傳之《宦者列傳》十九功侯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漢和帝劉肇為了從養母竇太后所代表的竇氏家族手中奪回親政的權力,任用宦官鄭眾等人發動政變,一舉剷除了竇氏家族及其黨羽,實現了親政的初步計劃。

漢和帝劉肇

漢和帝臨朝聽政的權力既然是他發動政變奪回來的,那麼他就必須要向世人證明他是一個有能力把國家治理好的皇帝。所以在他親政的十三年間,事必躬親,從不荒怠政事,終於使得東漢朝國力達到鼎盛,成就了後世稱為“永元之隆”的又一次盛世,他個人也獲得了“勞謙有終”的史家讚譽。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漢和帝由於身體欠佳,在公元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就是東漢元興元年十二月辛未,駕崩於章德前殿,年僅二十七歲。

漢和帝以這樣一個年紀過世,我們可想而知他是會留下一個年紀幼小的繼承人。而且這個繼承人還是中國歷史上年紀最小的皇帝和壽命最短的皇帝。

漢和帝的長子平原王劉勝自幼患有疾病,所以漢和帝的皇后鄧綏就以此認為他不適合擔任皇帝的位置,而漢和帝的其他兒子又都“夭沒,前後十數”,於是皇后鄧綏就做主讓漢和帝最小的兒子劉隆即位,是為漢殤帝。

漢殤帝劉隆

據《後漢書》記載,漢殤帝劉隆“和帝少子也。元興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卽皇帝位,時誕育百餘日”。也就是說劉隆登基的時候剛剛出生不過一百餘天。據《周禮·諡法》中說:“短折不成曰殤”其實也就是未成年而身死,是夭折的意思。據專家考證漢殤帝劉隆在漢和帝去世的那一天夜晚即位,在第二年,也就是延平元年八月的辛亥日,即公元106年9月21日駕崩,史書記載,時“年二歲”,這其實是中國傳統算虛歲的說法,劉隆當時應該是不滿週歲,也就是220天左右。

漢殤帝夭折之後,鄧綏又立清河孝王劉慶的兒子,時年十三歲的劉祜為帝,是為漢安帝。

在這裡我們可以想見,皇后鄧綏前後立年齡較小的劉隆和劉祜為帝的真實原因,應該是與她自己想要臨朝稱制有必然的關係。她也的確在漢和帝死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又一個臨朝稱制的著名太后—鄧太后。

和熹皇后鄧綏,南陽新野人。她的祖父就是東漢初年名將,位列雲臺二十八將之首,官至司徒的鄧禹。三國時蜀漢名將鄧芝就是他的後代。所以鄧氏家族其實也是東漢朝的名門望族。

鄧綏自幼好習經史“不問居家之事”,她的母親就曾經責問過她,說“你這樣不學習女工來做衣服,反而去學經史,難道你是要去考個博士嗎?”。鄧綏非常看重母親的話,於是就在白天學習女工婦業,而在晚上則去學習經典。所以她其實是一個擁有一定學識的皇后。

漢和帝永元四年,鄧綏本來應該被選入宮中,但是當時正趕上她的父親鄧訓去世,鄧綏由於“晝夜號泣”悲傷過度,結果導致“憔悴毀容,親人不識之”錯過了機會。

一直到三年後的永元七年,才終於再次有機會與“諸家子俱選入宮”。當時的鄧綏“長七尺二寸,姿顏姝麗,絕異於眾,左右皆驚。”並在其入宮後的第二年冬天,也就是在她十六歲的時候被選入掖庭成為貴人。

永元十四年,漢和帝的皇后陰皇后由於行巫蠱之事而被廢除。在這一年的冬天,在有司奏呈報“建長秋宮”的請求之下,鄧綏被立為皇后。長秋宮就是東漢時歷代皇后的居所,所以也多用於指代皇后。這一年鄧綏二十二歲。在三年後的元興元年,漢和帝駕崩,年僅二十五歲的皇后鄧綏,開始了臨朝稱制的時代。

鄧綏臨朝稱制以後,政績卓著,雖然經歷了“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等多方面的危機,依然憑藉著她的各種為政舉措,使得東漢帝國整體保持著強勢的姿態。尤為為史家所稱讚的是她身為外戚之首,卻對前代歷史上外戚專權之禍有著深刻的領悟。

在鄧綏執政期間,雖然鄧氏家族無可避免的權傾朝野,但是鄧綏多次公開的訓誡和約束鄧氏子弟,以避免招引家族破敗之禍,她甚至還專門為劉氏皇室子弟和鄧氏家族子弟開辦學校,來加強對這些貴族子弟的教育,並時常親自檢查。在清代畫家焦秉貞所畫的《歷朝賢后故事圖》中,就有一幅《戒飭宗族圖》,就是說的鄧太后訓誡家族子弟的故事。

戒飭宗族圖

但是,在鄧綏執政時期,也出現過許多為後世所詬病的政策。比如她撤銷了西域都護府,使得東漢朝廷失去了對西域的轄制權,直接導致北匈奴聯合西域諸國侵擾帝國邊境,進而爆發了長達十多年之久的羌亂;再比如她為了充盈國庫,開買賣官爵的先例,為後世禍國殃民的“賣官鬻爵”行為開了綠燈,埋下了東漢滅國的禍根之一。

不過,在鄧綏眾多的錯誤舉措之中,最為後世所痛心疾首的,還是她任用宦官這件事。翻開《後漢書宦者列傳》,開篇第一位就是我們上一篇著重介紹的鄭眾。鄭眾之後是發明造紙術的蔡倫。蔡倫在漢和帝時期為中常侍,在挫敗竇氏外戚的時候,他“豫參帷幄”亦有功勳。後來鄧太后臨朝,視為親信,被封為龍亭侯,邑三百戶,後升任長樂太僕。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蔡倫造紙

在鄧太后臨朝期間由於受到漢和帝的影響對宦官也是格外的看重,又由於她自身的家族背景,所以一部分宦官和鄧氏家族的外戚勢力是處在聯合的狀態,基本上相安無事。但是由於鄧太后對於權力的熱衷,遲遲不肯還政於皇帝,她和漢安帝之間其實也是有著明爭暗鬥的諸多矛盾的。所以也就出現了各自培植勢力的現象。比如,漢安帝的乳母王聖和小黃門李閏就是屬於漢安帝一黨。他們曾經向漢安帝告發,說是鄧太后的哥哥鄧悝、鄧弘、鄧閶等人曾經建議要廢掉漢安帝,改立平原王劉翼為帝。這件事在鄧太后活著的時候或許不會怎樣,但是在鄧太后去世以後,勢必會牽連到鄧氏家族。而且當時鄧悝和鄧閶已經相繼去世,死無對證,鄧氏家族再也有口難辯。

公元121年,即建光元年三月,鄧太后駕崩,到五月,漢安帝就讓小黃門江京以這件事為由頭“讒諂”鄧氏家族,並將鄧氏家族全部免官。鄧悝和鄧閶的兒子皆令自殺,鄧訪及其家屬被髮配邊疆。大將軍上蔡侯鄧騭雖然因為沒有參與這件事,但依然受到牽連,他被罷免官職遣令歸國,後又降級遷為羅侯。他和他的兒子因為心中不服,絕食而死。鄧騭的從弟河南尹鄧豹、度遼將軍舞陽侯鄧遵、將作大匠鄧暢,盡皆迫令自殺。就連鄧太后的親信宦官蔡倫也都受到牽連“飲藥而死”。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漢安帝劉祜親政之後,大力扶持宦官親信。江京以功被封為都鄉侯,食邑三百戶,與雍鄉侯李閏具遷中常侍,江京還兼任大長秋的職務。與他們結為一黨的還有中常侍樊豐、黃門令劉安、鉤盾令陳達,以及漢安帝的乳母王聖,王聖的女兒等人。漢安帝還任命自己的舅舅耿寶為大將軍,任命皇后閻姬的哥哥閻顯為大鴻臚,並主朝政。閻姬的三個弟弟,閻景、閻耀、閻晏也都被任命為卿校,掌管禁兵。閻氏家族子弟即便是剛剛開始換牙的孩童,也都被任命為黃門侍郎。

這些人勾結到一起,結黨營私,陷害朝臣。素有“關西孔子”之稱的大儒學家太尉楊震,因為曾經受到過鄧騭的禮遇徵辟,也是受到漢安帝親信宦官的迫害,飲鴆而死。延光三年,太子劉保的乳母王男和廚監邴吉,被漢安帝乳母王聖、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人陷害,而被殺死。隨後他們又誣衊陷害太子,終於導致劉保被廢為濟陰王。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其實是一次宦官與外戚的合作狀態,是以漢安帝和皇后閻姬為“二元”中心的宦官與外戚的結合。這種“二元”的結合為漢安帝的親政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是也埋下了禍亂的伏筆。因為一旦“二元”中的某一個出現問題,勢必導致這種結合之間的內訌。

果不其然,漢安帝在延光四年與閻皇后和貴戚們南巡遊玩,在走到宛城的時候突然患病,在返京的時候病故於葉縣。據《後漢書孝安帝紀》記載,漢安帝“崩於乘輿”時年三十二歲。

在這裡我想說一點題外話,就是漢安帝的死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懸念的事,是有著諸多疑點的。在漢安帝親政的這短短四年之間,我們可以從各種史料當中感覺得到,他的皇后閻姬與其閻氏家族外戚勢力一步步剷除異己,構建符合自身利益的朝廷政府的步驟。並且在漢和帝去世之後,他們又將漢和帝的親信盡皆剷除。所以其實並不排除漢安帝被閻氏外戚家族所害的情況發生。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安思皇后閻姬,河南滎陽人。她的祖父閻章,在漢明帝永平年間曾經被任命為尚書。但是由於她的兩個妹妹同時被選入宮中成為貴人,所以雖然他精通國家的典章制度,卻並不能得到重用。這是因為漢明帝劉莊,延續了漢光武帝劉秀對前朝外戚專權之禍的防範措施。閻章就這樣被降任為步兵校尉。雖然步兵校尉也算是“比二千石”的官,可畢竟與擁有一定實權的尚書不在一個級別。可想而知,閻章的兒子閻暢也將要面臨同樣的問題,閻暢就是閻姬的父親。

透過對史料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閻氏家族其實就是一個沒什麼根基的暴發戶,他們改變家族命運的途徑比較單一,所以以女至貴的方法是他們最好的捷徑。

元初元年,閻姬由於有“才色”而被選入掖庭,並在得到漢安帝的寵愛後,被立為貴人,在第二年就被封為皇后。

閻姬天性好妒忌,意欲專寵後宮,所以對於漢安帝的後宮可謂嚴防死守。可是依然讓宮人李氏懷上了漢安帝的“龍種”,生下了皇子劉保。閻姬對這件事始終耿耿於懷,主要可能也是因為她未能生育的原因。所以就秘密的“遂鴆殺李氏”。並在漢安帝親政以後,縱容屬下宦官陷害皇太子劉保,導致其被廢為濟陰王。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預見到,閻姬與其黨羽應該還有許多沒有被史書記錄下來的劣跡。這些事一旦被揭露出來,勢必會危及到她們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這些事也直接誘發出他們心中迫切改換皇帝的想法。尤其是漢安帝以健康的狀態開始南巡,卻又在途中突然暴斃的現象,很難不讓人懷疑這種情況的真實原因。況且在漢安帝去世之後,閻姬與其黨羽的種種奇怪行為就更是讓人懷疑。

皇后閻姬以及閻顯兄弟,再加上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人,在漢安帝於“乘輿”之中突然死後,密謀決定秘不發喪,謊稱皇帝得了重病,將屍體抬到臥車之上,然後疾馳四日返回皇宮。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第二天,先是詐稱皇帝的命令,派遣司徒劉熹出城去祭祀郊廟社稷,以告天請命。到了晚上才將皇帝去世的訊息釋出出來。這個過程其實是在運作一件事,也就是《後漢書皇后紀下》中所記載的,尊閻姬為皇太后,並臨朝稱制的事實。

閻姬臨朝稱制後第一件事就是以自己的哥哥大鴻臚閻顯為車騎將軍,掌握禁兵實權,然後冊立濟北惠王劉壽之子—年幼的北鄉侯劉懿繼皇帝位,是為漢少帝。接著又籠絡,或者說安撫了一幫朝臣,據《後漢書孝安帝紀》記載“夏四月丁酉,太尉馮石為太傅,司徒劉熹為太尉,參錄尚書事;前司空李郃為司徒。”

但是隻是這些還不算完,閻氏一黨要想專攝朝政,首要最大的障礙就是以大將軍耿寶為首的一幫漢安帝留下的親黨。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耿寶是漢安帝的舅舅,“位尊權重,威行前朝”,要是不除掉他,閻氏家族很難專政。於是閻顯就讓人去向有司告發,稱耿寶及其黨羽與中常侍樊豐、虎賁中郎將謝惲、侍中謝篤、大將軍長史謝宓、侍中周廣、野王君王聖、王聖之女和女婿黃門侍郎樊嚴等人結黨營私“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皆大不道”之罪。結果,樊豐、謝惲、周廣等人皆下獄死,家屬盡皆遷徙往日南郡比景縣。謝宓、樊嚴雖然減死,但處以髡鉗之刑。髡鉗是一種古代刑法,就是將頭髮剃掉,用鐵圈束頸。王聖母子被遷徙往雁門。耿寶也被罷官免職,降級為則亭侯,在歸國的途中自殺。

於是,以閻景為衛尉,閻耀為城門校尉,閻晏為執金吾,再加上為大將軍的閻顯和皇太后閻姬,自此而後閻氏家族“兄弟權要,威福自由”權傾朝野。

本來,按著閻氏家族的這一波操作,已經是萬無一失,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閻氏家族所立的皇帝漢少帝劉懿身體可能是不行,只做了206天的皇帝就去世了。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在皇帝劉懿病危的時候,閻顯兄弟就與大長秋江京密謀立定嗣君,可是等到劉懿去世這件事還沒有辦好的時候,就發生了一場宮變。這場宮變的始作俑者是一個宦官,叫做孫程。

孫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人。據《東觀漢記》記載,孫程是春秋時期衛國卿大夫孫林父之後。不過,孫林父所生活的時代距離孫程的時代已經過去七百年左右的時間,就算這件事是真的,他也應該是借不上什麼力,否則孫程也就不會就此淪為宦官。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孫程這個人,膽大心細,心思縝密,並且擁有很強的決斷力。在漢安帝時期他擔任中黃門“給事長樂宮”。據顏師古註釋《漢書》中記載“中黃門,奄人居禁中在黃門之內給事者也。”也就是說他是在長樂宮黃門之內當差的宦官。

長樂宮在長安,但是東漢的國都在洛陽,我不知道為什麼孫程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洛陽,與他一同出現在洛陽的還有一個官稱長樂太官丞的京兆人王國。這其實算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但是讓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是被閻姬等人合謀導致廢掉的太子濟陰王劉保的支持者。

當孫程知道漢少帝劉懿即將病故的時候,就對濟陰王府負責傳遞訊息的謁者長興渠說道“王以嫡統,本無失德,先帝用讒,遂至廢黜。若北鄉疾不起,共斷江京、閻顯,事乃可成。”於是他們就開始聯絡願意一起參與舉事的人。並在漢少帝劉懿去世的十月二十七日之後的第五天,也就是十一月二日,召集了包括孫程在內的十九個志同道合的宦官,在皇宮大鐘之下密謀盟誓共同剿滅閻氏黨羽,輔佐濟陰王劉保為帝。

延光四年十一月四日夜晚,孫程等人在崇德殿上聚會決定舉事,遂率先攻入章臺門,並將大長秋江京、黃門令劉安、鉤盾令陳達等人斬殺。中常侍李閏因為“權埶積為省內所服”,也就是在宦官中比較有威望,於是大家就脅迫他一同參與這次舉事。李閏也只能明哲保身的同意這件事。當時這些人就一同在皇宮大鐘之下擁立濟陰王劉保即皇帝位,是為漢順帝,時年十一歲。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漢順帝

然後,他們就以皇帝的名義下詔,召尚書令、僕射以下的文武百官全都到南宮雲臺之下參拜新皇帝。而孫程等人則留守省門,以防止意外發生。

在這裡我們看,這些宦官的舉動做法其實很簡單,也很莽撞,因為這次宮變的主要針對的敵人是閻太后及其閻氏家族黨羽。可到這個時候,這些人沒有一個被他們所殺或者是俘獲。個人感覺,這些宦官的想法,其實是想造成新皇帝即位的事實,以達到生米煮成熟飯的結果。可其實他們手上根本就沒什麼兵馬,根本也不具備成功發動這場政變的實力與條件。他們這種明目張膽的召集文武百官的做法其實是很不明智的,也是很危險的。因為你在這種情況之下召集百官們來,他們認不認你這個新皇帝,還是個未知數。要是他們認了還行,可他們要是不認,那不是適得其反功虧一簣了嗎!

那麼這些百官的反應是怎麼樣的呢?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當時,起到關鍵作用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是尚書令劉光。劉光這個人後來官至司徒,他應該是最先來到西宮雲臺的官員之一。當劉光聽說劉保被擁立為皇帝的時候,他也清楚這是一場宮變,但是他依然比較鎮定,並帶頭向劉保“啟奏”了這樣一段話:

“孝安皇帝聖德明茂,早棄天下。陛下正統,當奉宗廟,而奸臣交構,遂令陛下龍潛蕃國,群僚遠近莫不失望。天命有常,北鄉不永,漢德盛明,福祚孔章。近臣建策,左右扶翼,內外同心,稽合神明。陛下踐祚,奉遵鴻緒,為郊廟主,承續祖宗無窮之烈,上當天心,下猒民望。而即位倉卒,典章多缺,請條案禮儀,分別具奏。”

這段話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們這些人原本也是支援您做皇帝的,現在您能做皇帝是再好不過了!”這其實就是這些最先前來西宮雲臺的百官們的意見,也就是說他們認同了劉保的皇帝地位。

但是隻有這些百官們的認同還不夠,主要還是需要有掌握兵權的重要人物來支援這件事。這一點這些人也是明白的。所以當時眾人以皇帝的名義下的第二個詔令就是“乃召公卿百僚,使虎賁、羽林士屯南、北宮諸門。”

虎賁軍和羽林軍都是皇宮裡的禁軍,只要得到他們的支援這場舉事才算是成功了一半。

羽林軍當時的首領雖然我現在沒有查到,但是當時擔任虎賁中郎將的是閻氏子弟中的閻崇。而且閻氏兄弟全都身具要職手握重兵。閻顯擔任大將軍,閻景為衛尉,閻耀為城門校尉,閻晏為執金吾。所以我們看,孫程等人發動的這場宮變其實根本就沒有一點的勝算。

不過,凡事總有意外發生。

當宮變的訊息傳出來以後,閻氏家族的掌門人大將軍閻顯當時正在皇宮之中。所以可以肯定他手上除了一支衛隊應該沒有多少兵。這也就是史書記載他“憂迫不知所為”的原因所在。幸虧但是有一個小黃門叫做樊登的,給閻顯出了個主意,讓他先控制主要部隊。其做法就是讓虎賁中郎將閻崇,先屯守朔平門,以抵禦孫程等人。並以皇太后閻姬的名義下詔召見越騎校尉馮詩去攻打孫程,進行平叛。所以馮詩的態度非常重要,他也是起到關鍵作用的第二個人。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所謂越騎校尉,也是宿衛京師的一種部隊的領袖,主要是騎兵部隊,一般七百人左右。

馮詩在接到太后的召見詔書的時候,應該還並不清楚發生的事情。所以他就急急忙忙趕來面見太后閻姬,等他一見到太后,這麼一說,才知道原來是宮中有人“謀逆”擁立濟陰王劉保為帝。太后閻姬對馮詩說道:“能得濟陰王者封萬戶侯,得李閏者五千戶侯。”你要是能夠抓住濟陰王劉保就封你做萬戶侯,要是能夠抓住叛徒李閏就封你做五千戶侯。這其實就是“以重賞買勇夫”的做法。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那麼馮詩的態度是什麼呢?

馮詩這個人在史書中記載很少,只有這一處登場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肯定他對閻氏家族是有意見的,並不能算是閻氏家族的黨羽。所以當太后閻姬讓馮詩帶兵去平叛的時候,閻顯並不放心。於是閻顯就以“詩所將眾少”的理由,派了小黃門樊登領兵協助馮詩。這其實是派人來監視馮詩。馮詩自然也明白,不過這件事卻讓馮詩很不高興。他在路上就直接將樊登給殺了,然後“歸營屯守”。也就是說他的態度是兩不相幫,是中立的態度。這其實已經表明了他心中不想支援閻氏家族的態度。只不過迫於閻氏家族的壓力和權勢,他想要“觀成敗”。雖然他的這種做法沒有對這次宮變起到積極的作用,卻減少了閻氏家族這一方的有生力量。

那麼這樣一來,閻氏家族這一邊就只能依靠其家族自身的力量來平定這場“叛亂”了。當時閻氏家族可以調動的兵力還有衛尉閻景的衛兵。當閻景聽說這件事之後急忙返回自己的府衙,調集兵馬攻打北宮盛德門。並在攻打宮門的時候遇到了起關鍵作用的第三個人—尚書郭鎮。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郭鎮,字桓鍾,潁川陽翟人。當時,郭鎮正在家中養病,當他接到孫程以皇帝的名義下的抓捕閻景的詔書的時候,就火速起身率領著當值的羽林軍出南止車門,正撞見率兵攻打盛德門的閻景。

從郭鎮能夠調動羽林軍的顯現來看,他可能是當時羽林軍的統帥,或者羽林軍的統帥是與他交好的人。

郭鎮當即喊道:“無干兵!”就是讓閻景“不要動兵”的意思,然後就下車拿著抓捕閻景的詔書打算向眾人宣讀。但是閻景卻質問郭鎮,說道:“何等詔?”意思是“什麼詔書?”,隨即就拔刀要砍殺郭鎮,結果被郭鎮躲過。郭鎮當即也拔出劍,擊向閻景。閻景躲閃不慎從車上墜了下來,被郭鎮的屬下“以戟叉其匈,遂禽之”。閻景就這樣被郭鎮命人押送到了廷尉監獄中。

第二天,劉保的支持者們奪得了皇帝的璽綬,於是就擁簇著劉保前往嘉德殿聽政。遂下令侍御史抓捕大將軍閻顯、城門校尉閻耀、執金吾閻晏、虎賁中郎將閻崇,加上之前抓住的衛尉閻景等閻氏子弟及其黨羽,盡皆伏誅斬首。皇太后閻姬被遷出皇宮,安置在離宮中監禁。閻氏一黨的家屬,除了閻顯和江京的近親被“伏辜誅”以外,全都發配遷徙往日南郡比景縣服苦役。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到此為止,以孫程等十九名宦官為主,發動的這場擁立劉保為帝的宮變,算是取得徹底的勝利。在這場宮變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其實是得到了世族士大夫們的全力支援與配合的,尚書令劉光,越騎校尉馮詩以及尚書郭鎮,正是世族士大夫們的代表。這是這場宮變能夠取得勝利的最根本原因。同時也證明了世族士大夫對閻氏家族外戚專政的不滿情緒已經達到了極點,才在這場宦官發動的宮變之下爆發了出來。

這其實就是一次宦官與世族士大夫們的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史書記載,宮變成功以後,漢順帝劉保大封有功之臣。以孫程為首的最初參與舉事的十九名宦官盡皆封侯,史稱“十九侯”。他們爵位在《後漢書宦者列傳》中有詳細的記載,分別是:

孫程為浮陽侯,食邑萬戶;王康為華容侯,食邑九千戶;王國為酈侯,食邑九千戶;黃龍為湘南侯,五千戶;彭愷為西平昌侯,食邑四千二百戶;孟叔為中廬侯,食邑四千二百戶;李建為復陽侯,食邑四千二百戶;王成為廣宗侯,張賢為祝阿侯,史泛為臨沮侯,馬國為廣平侯,王道為範縣侯,李元為褒信侯,楊佗為山都侯,陳予為下雋侯,趙封為析縣侯,李剛為枝江侯,各四千戶;魏猛為夷陵侯,二千戶;苗光為東阿侯,千戶。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那麼,這十九侯在漢順帝時期還發生過哪些事情呢?他們對東漢宦官的發展又起到過哪些作用呢?

請看下一篇,袁紹篇外傳之《宦者列傳》。

小A斯蒂芬發表於2020年2月13日。

漢順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開啟宦官當政的鼎盛時代

TAG: 漢安帝閻氏閻姬家族鄧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