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擺架子”也是一門藝術,弄不好就性命難保

由 另矗談歷史 發表于 遊戲2021-04-30

那麼,何謂“擺架子”?

就是把自個端得高高的,對人愛理不理,其中意圖就是要突出自己的“與眾不同”、“高高在上”的。相撲比賽是在兩位體重幾百斤以上的大胖子之間進行的,比賽一開始,兩個肥胖的大塊頭光著身子,用一雙虎視眈眈的眼睛狠狠地盯住對方……就因為相撲運動員(或相撲手)的架勢嚇人,所以,《清嘉錄》中就借它來比喻裝腔作勢顯威風。

在《新唐書·盧藏用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話說,盧藏用考中進士,不過,他不和旁人一樣,人家老實待在京城等待徵召,他卻是跑到附近的終南山去等。

在旁人看來,進山之人都是有歸隱之心的,盧藏用這時進山難不成想歸隱?

當然不是。

他特想做官,這麼做只不過是替自己打了個小廣告,看著似乎對朝廷為官沒啥興趣,但事實上,這件事得反著看,如果,他真沒興趣,那麼,就不會讓人知道他在終南山。

後來,他果然以高士被聘。

這就屬於擺架子的範疇,當然,前提條件得是自己有點才學,而且,還有聲名在外。如果,這架子端得到位,事情自然可以事半功倍,如果端歪了,沒準命就沒了。

公元前284年,秦、魏、韓、趙、燕五國聯手伐齊,燕國大將樂毅攻入齊國國都臨淄,齊湣王田地只能選擇逃亡。他先來到衛國,依舊還是國內的那番做派。

作為戰敗國的國君,此時有人收留就該謝天謝地了,更何況,此時的齊國情況非常糟糕,就剩下兩座城池沒被攻破了,瀕於滅國的邊緣。

田地卻不這麼認為,他沒覺得局勢對他的身份沒有任何影響,依舊是個驕傲的齊國國君。對此,衛國的國君很會做事,此時齊國雖然前景不妙,但是,離塵埃落定還差遠了,衛國國君在招待田地時,相當恭敬,以“臣”的身份伺候著田地。

但田地卻沒將這份盡心當回事,他動不動就發脾氣,眼睛裡就沒有衛國國君這個人,更別提那些衛國的官員了,動輒就會換來一頓訓斥。有誰能忍受這份氣,我好心收留接待你,居然換來如此的惡意,那就算了吧。衛國國君也有了脾氣,斷了田地的一日三餐。

田地沒意識到自己有錯,甚至於,在他看來,既然衛國沒吃的,那就換一家唄。其實,他只要放軟姿態,沒那麼多的架子,衛國還是會待他不錯的,相互之間不就是要個尊重嘛。田地自來傲慢慣了,他才不會向衛國“低頭”呢。於是,他跑去了魯國。

如果,不能意識到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換再多的地方,結果只會一樣。田地其實也接受了一些“經驗”,不過,是別人如何招待他的經驗。當魯國迎接他的使臣告訴他“大王在魯國會受到“國賓”的待遇”時,田地的毛病又犯了,他是國王,當然得用國王的禮節。

都啥時候了,還強調自個的國王身份,自家的“國”都快沒了,不知哪來的這底氣。田地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在魯國要享受主人的禮遇,魯國國君得全天候的聽他的召喚,包括吃飯。如此這般,魯國的國王還敢收留他麼?於是,魯國關閉了邊境,不歡迎田地。

田地只能再找地方,這次是鄒國。恰逢鄒國國喪,田地就告訴人家,他要以天子的身份來弔唁,還提了諸多要求,態度依舊是相當的傲慢。人家新任的鄒國國君,也不想在田地身上多浪費時間,就直接告訴田地:“鄒國是小國,實在是承受不起大王的御駕。”

這不是變相在挖苦田地嘛,只是這一位王根本聽不出話外之音。

“擺架子”也是一門藝術,弄不好就性命難保

之前的楚國沒有加入這次聯軍行動,一見其它五國開始瓜分齊國,也想分一杯羹,於是,就派出淖齒,名義上是援齊。

對此,田地還真相信了,他在外面狼狽逃亡,最後,還是回到齊國的五都之一莒。一見楚軍很開心啊,感覺很快就能恢復以前的生活了。人家楚國的真正用意是分佔齊地,才不會留著田地了。田地依舊擺著他齊王的大架子,耍著他的齊王脾氣,淖齒沒那份耐心,直接將田地給吊於房梁,據說,將其剝皮抽筋了。

對比看下勾踐,人家也是國君,也是戰敗的國君,但是,能俯身做小,最後,不是將死對頭吳國給滅了嘛。此一時彼一時,國家都快不保了,還要那個無用的“架子”幹嘛呀,不是給自己找彆扭麼?在田地看來,齊國還是那個“稱的天下王”的國家。事實上,這早已成為了歷史,當他開始重用蘇秦時,就落在了人家精心設計的陷阱裡。

萬幸的是,田單以即墨為基地,最終,收復了七十餘城,齊國之前失去的領土全部收復,才免於滅國。淖齒離開莒城後,莒城百姓和齊國逃亡的大臣匯合在一起尋找齊湣王的兒子,擁立他為國君。之後,田單到莒城迎接齊襄王回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最終,齊襄王回到臨淄處理政事。之後數年趙、秦等國多次派兵攻打齊國。

“擺架子”也是一門藝術,弄不好就性命難保

真正有內涵的人,反倒不會擺架子,何必要用這種手段來顯示自己的“高”呢?真才實學是透過做事來表現的,花架子搭得再漂亮,沒有那個真本事,則會在瞬間被戳的稀巴爛。田地沒啥能耐,只會以這種方式強調自己的身份,結果,更是將自己給整死了。

參考資料:

TAG: 田地國君齊國衛國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