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說:“土葬改火葬,是把人當作垃圾。”

由 言石頭 發表于 家居2021-04-1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到了,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是我國流傳已久的習俗。在農村,現在大部分是火化後,將骨灰盒埋於土中。

土葬和火葬相比,究竟誰更好,無論現實中,還是網路上,都一直爭論不休。三年前,北大的哲學系教授吳飛公開發表觀點:火葬這種方式雖然更加科學,但是背後卻是喪葬禮儀文化的消退,把人當成了垃圾來進行焚燒。

土葬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主流形式。《周禮》規定“眾生必死,死必歸土”,對後世的喪葬文化影響深遠。儒家的傳統觀念認為火葬有違孝道。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的喪葬方式以火葬為主。在宋朝徽宗年間,中國的人口第一次突破了一億,而寬鬆的土地私有、土地買賣政策,又使人地矛盾得到了進一步加劇。少數人佔有大量土地,致使許多貧民沒有土地。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民,只能選擇火葬的方式安葬逝去的親人。

2019年,我國的火葬率是52。1%,繼續強推阻力很大。因此不少地方政策鬆動,不繼續執行以前的一刀切強推政策,改為循序漸進的溫和推行。

推行火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耕地面積減少

為了保證耕地儘量使用充分,因此只能將火葬代替土葬,減少土地佔有面積。這項檔案在剛剛下發的時候,無論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都有不少人反對這項決議,認為影響了數千年的文化。但是在許多領導人率先做出表率的情況下,以及各地方領導幹部深切地勸導,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百姓逐漸接受了火葬的事實。

第二:

火葬容易被接受

自從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傳入我國,伴隨著佛教進入的同時,中原大地也就有了不少佛家的信奉者。而佛門中人圓寂之後都會選擇用火葬的方式焚燒自己的軀體,因此,火葬也就開始在中原地區出現,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被認為是大逆不道,但是做的人多了,也就無所謂,於是火葬能夠相對簡單地在中國推行下去。

第三:

土葬容易產生汙染

在土葬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棺材的使用,為了遺體能夠更好地儲存,於是棺木之上肯定會使用各類的防腐工具,而這類物品肯定會出現汙染,從而滲透到土地甚至水源之中,影響老百姓生活。

經過幾十年的推廣,火葬已經成了我國的主要喪葬形式。火葬的方式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對環境和大氣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兩權相害取其輕,特別是近幾年,全球病毒流行的環境下,火葬可有效隔絕傳染源,顯示了它的優勢。

朋友們覺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TAG: 火葬土葬喪葬土地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