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方丈和住持,到底誰在佛廟裡的地位更高?二者又該如何區分呢?

由 西門飄雪 發表于 家居2021-06-17

人們在觀看影視劇時,總會聽佛門的子弟稱呼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為“方丈”或是“住持”。不過影視劇也不會給大家解釋這兩種稱呼的由來,很多人就會將兩者混淆,還有人在談論寺院的這些稱呼的時候會將“方丈”、“住持”、“長老”等詞混用。

但在佛教中,這些詞彙是千萬不可隨便使用的,如果人們前往寺院拜佛,遇見一個出家人就按自己的想法來函,很有可能鬧出笑話,也不怪人家不會搭理你。先說“住持”,顧名思義為“久住護持”。在日本,這個職位又被稱為“住職”。

他們的的確確是每個寺廟裡的最高掌舵人,是寺廟裡的主僧,需要負責處理著寺廟裡大大小小的事務,維持寺廟的基本持續。說得通俗易懂點,住持就相當於公司裡的CEO,或是一個家族中的當家家主,寺廟得圍著他的意志運轉。

既然是一寺之主,它的選拔也相當嚴格。佛門弟子參選的基本要求便是形體端正,身體沒有明顯殘缺。接下來便要考驗對佛法的領悟力和見解,除了有較深的見地之外,還必須是已經得法的弟子。

身體和學識都過關後,還要考驗品德。看看這住持候選人是不是眾望所歸,德孚眾望,並且還需取得寺廟的長老和其他寺廟住持的認可。通過了這第三步,還有最後一關,那就是得到宗教局的同意。也就是宗教局雖不直接參與任命,但是主持必須宗教局獲得合法身份。

這麼看來,“主持”彷彿比“方丈”更大,實則不然。“方丈”這個詞原本的意思是指寺廟中住持的居室,而古時候住持的居室一般是“一丈見方”,於是有了“方丈”之說。後來“方丈”便逐漸演化成為了對德高望重的“師父”的尊稱,後來又逐漸有了規矩。

那麼想當上“方丈”又有哪些條件呢?首先最基本的便是此人一定要先成為住持,才能參選方丈。這名住持還得需要有足夠的資歷和修為,並且透過“升座”儀式,才能被稱為“方丈”。

而這“方丈”也不是資歷足夠和修為高深,感化了足夠的人就能參選,這個職位還有一定的人數限制。只有在大型寺廟或是上了一定規模的寺廟群中才能誕生出一個方丈,這裡所謂的大型寺廟指的是寺眾有500人以上的寺廟,而上了規模的寺廟群至少要擁有300人,多的則高達2000人,甚至1萬。

也就是說,一個幾人的小破廟裡可以有一個住持,但是不一定有方丈。方丈可以管轄一家寺廟,也可以在各個寺院兼任,雖然不管理各個寺院中的相關事務,但卻是最高精神領袖,所有人都得以他為尊。

方丈和住持,到底誰在佛廟裡的地位更高?二者又該如何區分呢?

此外,方丈的就任方式也和住持不同,這個職位不僅需要宗教局的批准,還得其任命才行。比如現任的少林寺住持兼方丈釋永信便是在1987年當上少林寺住持的,但是由於他還需多加磨練,直到1999年才被任命為方丈。

方丈和住持,到底誰在佛廟裡的地位更高?二者又該如何區分呢?

如果一定要將方丈和住持做個大小的區分,那就是方丈要比住持大。不得不補充的幾點是,已經卸任的住持或者方丈才被稱為“長老”;而“和尚”也只能被用於已經有一定德行的出家人,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能被稱為“和尚”。

根據受戒的程度和年齡的不同,出家人中還有“沙彌”、“居士”、“法師”等各種不同的叫法,若是實在難以區分,大家去寺廟祈福的時候,直接叫“師父”就行,以免貽笑大方。

TAG: 方丈住持寺廟宗教局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