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成長之路#“帶柴”

由 長天0823 發表于 美食2023-02-07

我在鄂東北一個鄉村小鎮讀初中(當地稱為‘勝中’),在學校寄宿,上學除帶米外,還要帶柴禾,交給學校食堂,用於煮飯。每週放假時,見到新同學,討喜的食堂大師傅,早早站在操場邊的廚房門囗,挺著肥碩的肚子,對回家的學生吆喝著“帶柴囉!帶柴囉!巧男難為無柴之炊!”,同桌“手電筒”扯開喉嚨迴應:“‘勝中’就是不一樣,連大師傅也這麼有‘柴’氣”。逗得師生們捧腹大笑。要是放到現在,“大師傅”和“手電筒”一定是對直播帶貨的好主。

週末放假,吃完晚飯,用洋火點著油盞燈(將煤油或綿油放在小碟子裡,放置一根棉花搓成的燈芯,盤狀浸在油中),做先生布置的作業。白天就去門口找柴禾,背上柴簍(當地竹子編織而鹹,裝東西用),撿掉落的樹枝兒,挖枯了的樹蔸子,裝滿揹回家,捆成兩小捆。上學時,用竹扁擔挑著,一頭一小捆柴禾,外加幾斤米,一竹菜筒子(方言,南竹作成的裝菜用的容器)的浸缸豆或其他鹹菜,一起將近有二、三十斤的樣子。

帶柴最具挑戰性的是挑柴。挑柴可不簡單,不僅僅是力氣活,也有技巧和知識,甚至包涵著做人的道理。

那時正值三年過渡階段,經濟建設還未起步,百業待興。一輛永久牌的腳踏車比現在的某馬汽車還“金貴”(方言,珍貴的意思)。農村出行就靠走路,“板車”(方言,雙輪推車)、“狗頭車”(方言,獨輪手推車,形似狗頭而得名)是運輸工具。對一個農村小伢而言,腳踏車純屬奢望,“板車”、“狗頭車”,倒很是有興趣用來運柴,但那時才十一二歲,大人擔心安全,不讓碰,其實也沒那大力氣推得動。

村子離學校有五里路遠,挑柴要走五里路,準確說是五里山路。出村有座小山,頭兩里路一半是上坡一半是下坡。上坡時,挑子前頭的柴捆往後擺,容易磕碰到膝蓋;後頭的柴捆往後扯,兩隻手要拉著扁擔兩端柴捆,肩膀就成為杆槓的支點,前後重力不一致時,就要聳肩膀,顛下扁擔,才能保平衡。下坡時,有種被推著往下衝的感覺,邁小步,一步一步腳要落穩,才不至於摔倒。這一上一下,往往就是大汗淋漓。

相較山路,平路上挑柴輕鬆些,一個肩膀挑累了或感覺壓得有點疼,就要換肩。換肩更像玩雜技,一手握住身前扁擔,一手握住身後,同時使勁,將扁擔往同一方向旋轉,就能將扁擔從這個肩膀換到另一個肩膀。倘若換肩解不了疲乏,就只有放下挑子,歇歇腳,不過,印像中很少這麼懈怠過自已。這時侯很是羨慕路上沒有挑東西的行人,腦海裡偶爾出閃現出一些念想,我要是能像他們那樣空手行走該多好啊!也有很多時候,一些認識和不認識的長輩捎帶我一程。

多年以後,想想什麼叫成長,其實很簡單,對我那個年代農村孩子而言,這個年紀的苦和累就是成長和蛻變;挑著柴禾翻山越嶺,就是負重前行的礪練;一次次寧肯換肩而不歇息,就是恆心與意念的堅守;上坡時行小步、邁穩步,就是沉著穩健品質的鑄造。

TAG: 扁擔換肩柴禾肩膀挑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