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易學文化中先後天概念產生源頭和應用

由 神州社 發表于 美食2023-01-26

在傳統學術中,隨處可見關於“先天”和“後天”的論述,事物都分作一個“體”和“用”的過程,這是萬物發展階段的概括,而“體用”概念亦有源頭可循。

易學講究規律,而產生這些規律的源頭在於天體之間的運動形式,先劃定易學的適用範圍,再研究以地球為參考物件下的天體運動週期,最後依據這些運動週期制定“象、數、理”,這就是易學的發展過程。

“先天”與“後天”的概念常見於各種圖示,比如河圖與洛書,河圖為先天,為體;洛書表後天,為用。還有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另外在易佔各類式盤的起盤過程中,在中醫的醫理中,在各種易理書籍中,都重視關於“先天”和“後天”的劃分。

所謂“先天”,即完美一週模型,易理上表達與生俱來的,難以變化的概念。而“後天”,重在表達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先天”在此過程中所受的影響。這是“先天”與“後天”的概念,比如“人”的秉性,為先天,表現為性格。而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先天秉性與外界大環境互相影響後,呈現出的不同狀態,這是“後天”概念。

“先天”與“後天”的本質差異性在哪?

在於運動形式,而對於以地球為參考座標發展出的易學,這種差異性的本質在於地球的結構,這是根源。根源之下產生了眾多的“象數理”解讀,這些解讀皆以“結構”為依據。

對於先後天易的應用,其表現形式各有不同。

伏羲畫八卦,備四象,均五行,為先天易。先天易的目的是表達完美模型,即天體完美運動週期,先天易有圖而無書。夏用之而作《連山》,商用之而作《歸藏》。

至周時期,文王以:易為人之易。於是相容實際情況而作後天易,並傳圖與書,後天易為人之用,在規律表達上可作吉凶論斷,於是產生彖辭和爻辭。後天易用於人,孔子為其作注,並突出其易理層面,用以指導社會倫理綱常之理。

以易數來看後天易,“天用地數”,而天圓地方,“地承天數”。在社會人倫易理層面,則有君臣父子夫婦相依,儒家用此理。

於人而言,禍福吉凶更具吸引力,於是便有“易緯”,取其易數和物象。天象原理不明,則淪為奇淫巧技,被各類牛鬼蛇神所用。故學術派重“取其義”。

孔子云:古有“四易”。一世二世為地易,《連山》、《歸藏》以“艮”、“坤”為八卦之首,艮為山,坤為地;人易有《周易》,以“乾”為首卦,“坤”為次卦,主人事變化;五世六世為天易,講日月星三光之流行;遊魂歸魂為鬼易,重事物陰陽五行變化之機。故京房以此作《京房易傳》,用於六爻。

天氣起於子,現於醜,為連山易;太極之中,艮坤相見,有始有終,以終為始,為歸藏易;而人易以人為本,為周易,皆為不同卦序排列。最後統歸於人事,曰“人文以止”。

時間和空間一體,八卦符號各具時空觀。當代有人將八卦割裂時間和空間,甚是可笑。先天之數祖於位起於算,後天之數祖於位而起於蓍。由此誕生古代算籌術,算籌之法用271,衍算97變極數,動植通數成四體四位,生256卦。蓍策用數49取384爻,“6、7、8、9”為變,成4096卦,皆可由先天數一奇一偶而得。

TAG: 先天後天八卦易學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