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延年益壽之本——古人養氣之秘法

由 梅園馨雨 發表于 美食2023-01-12

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年齡傳說從101歲到168歲不等,雖無定論但超過百歲確認無疑。他的養生十要首列中,

首是嗇神,次舉愛氣

,人活的就是一口氣。

他比喻說,如果把人的整體看作是個國家,神就像國家的君主,氣就像這個國家的人民。“

夫愛民所以全其國,惜氣所以全其身,民散則國亡,氣竭則身死

。”治國要愛民,養生要愛氣。

人體之氣的來源

人體之氣有四種。一是

元氣

從父母繼承,是生命真氣,也叫真元。元氣來源於腎臟,腎藏精化氣。二是宗氣。

宗氣

營氣

。營氣是血脈中的營養物質,對人體進行滋養。四是衛氣。

衛氣

執行體表,起到保護人體抵禦外邪的作用。

肺為氣之主,吸清呼濁。肺生成宗氣聚於膻中,行呼吸行氣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運化水谷精微及全身。腎為生氣之源。先天之精氣構成生命的基礎。後天之精氣供給臟腑代謝消耗後剩餘的部分。

氣是人身三寶之一。氣和精同為神的物質基礎,神是人的生命活動的表現,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欲得健康長壽,不可不謹養其氣。

生命的本質在於“氣”,靠氣在臟腑器官之間的有序迴圈而維持著生機活力。所以,

氣順,則體安;氣在,則人在

。《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

人體之氣的作用

溫煦作用

。是指陽氣氣化生熱溫煦人體的作用。

防禦作用

,是指人體之氣有維護肌膚抗禦外邪和驅邪外出的作用。

固攝作用

,指的是氣有對體內液態物質的統攝和控制作用。

氣化作用

,是透過氣的運動而產生新陳代謝、物質轉換和能量轉化的過程。

營養作用

,主要指的是脾胃之氣能運化水谷之精微到達人體各器官。

氣能生血。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化是血液生化的動力,從攝入的飲食轉化成水谷精微,從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從營氣和津液再轉化成赤色的血。氣化是透過臟腑的功能活動而表現出來的。

氣能行血

。氣的推動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動力,氣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動血液執行,另一方面又可促進臟腑的功能活動,透過臟腑的功能活動來推動血液執行。

氣能攝血

。氣對血的統攝作用,使其迴圈於脈管之中而不溢位脈外,氣攝血實際上是脾統血的作用。

現將古今愛氣養氣方法分享給大家,祝大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1、順氣養氣

《素問·舉痛論》說,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怒傷肝肝氣上逆,喜傷心,心氣渙散神不守舍。

悲傷時各個臟腑器官為之“顫抖”,悲則氣消,心哀默大於死。過度恐懼傷腎氣,過度驚嚇氣下二便失禁,“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

。”思慮過度脾失健運,氣滯則血瘀。

曾國藩說:

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慾養精

多事耗神,多言耗氣。多事之秋少事安寧,減少慾望減少煩惱。修身養性控制情緒。

多靜少思。有研究說人

體大部分能量皆消耗於胡思亂想之中

。時刻記住

氣順則血行,血行則百脈通,血液充足則神安。

2、保元養氣

孫思邈百餘歲耳聰目明思維敏捷,治病療疾揮筆著書,就因為他保養真元,方得百歲之大圓滿。

我們都知道,真元來自於父母的遺傳,但隨年齡增加越來越少。先天之真元氣需後天之氣的滋養和補充,方能緩解減少的速度。所以養腎保先天之元氣,養肺保後天之肺氣,養好脾胃保營養之氣。

孫思邈說“

知之則強,不知則老

。”,意思是人們必須要知道這個道理。只要氣充足才能“

耳聰目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強

。”

保養真元要從整體考慮,五臟六腑互相協調和諧,這樣才能既能保真元又能養真元。

一是少說話養肺氣。

腎主先天之氣肺主後天之氣,前後相續和諧方可保養。

二是戒淫養腎保精氣

,這個道理人人皆知。

三是常咽津液養髒氣

,方法簡單很有效。

四是科學飲食細嚼慢嚥養胃氣

,才能保證後天滋養真元

。五是飲食清淡養血氣

,包括血液和血管。

按摩肝腎經保先天之氣。

按摩大腿根,順著大腿往復式推揉。再按摩太沖穴。太沖穴在腳背大腳趾二腳趾筋的中間,左右撥動裡面的筋會痠痛,最好泡腳時按。同時按摩太溪穴啟用腎經。

3、季節養氣

孫思邈之所以百歲高齡依然“

容顏甚少

”,其養生道就是按季節養生。

春養“生之氣”

。春三月萬物生機,人身之氣向上升發。要注意調節生活規律,入夜方睡清晨即起。散步晨練放鬆身體。宜誠實厚道待人和氣。

夏養“長之氣

”夏三月天地氣交萬物蕃秀一派興旺景象,人體之氣旺盛。入夜即睡清早即起。

少思慮,

多吃些紅葡萄、桃子等有助於補養心氣的食物。按摩內關、心俞、神門、足三里等穴位養心氣。

秋養“收之氣”

秋三月天高氣爽萬物收斂,人體之氣應秋而收。要早睡早起,預防感冒,保護肺氣不受外邪侵襲。宜心志安寧收斂神氣。

冬養“藏之氣”

。冬三月閉藏之季,天寒地凍萬物伏藏。人體之氣深藏於內。不要過度活動以免擾動陽氣,宜早睡早起注意保暖,勿令汗出防感冒。宜心態平和知足常樂。

4、好習慣養氣

適度休息

,過勞勞累消耗氣血。靜以養神,但不能過度嗜睡,睡覺太多傷氣。

會喝水

。不喝儲存時間長的開水,不喝反覆煮沸的水。不喝水龍頭一夜“死水”,不喝隔夜茶等。

不憋尿。

憋尿傷腎氣。不憋大便,免傷肺氣。

跑步不說話

,以防耗肺氣。

少思慮

養心氣,

不發怒

養肝氣。呼吸養氣

深長勻細呼吸

養氣

,電子裝置不久視

免傷血氣。

5、通絡養氣

人之衰老是氣衰而引起的。《黃帝內經》說:“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也。年五十體重,身目不聰明也。年六十陰痿,氣力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淚俱虛矣。

多運動

。因為“動形以達鬱”,“動則不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動,氣血才能周流全身。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長久堅持效果最好。

多按揉。9-11點

揉脾經,足太陰脾經共有21個穴位,主要穴位有:公孫、三陰交、陰陵泉、血海、大包等,大包為“脾之大絡”。

延年益壽之本——古人養氣之秘法

多按摩七穴

陽陵泉穴

膽經氣要穴;

陰陵泉穴

脾氣要穴;

血海穴

血氣要穴;

列缺穴

補肺腎氣要穴;

內關穴

養心要穴;

解溪穴

養腦要穴。

梁丘穴

養胃遙控器。

延年益壽之本——古人養氣之秘法

6、禪修養氣

莊子明曰“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養生關鍵是聚氣,聚氣關鍵在於 “靜”。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從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形乃長生。”

(《莊子·在宥》)。

養氣的關鍵,是氣之充足和氣流通暢。當真正放鬆之後,心無雜念身心放空,氣流平順血流平穩,天地能量自百會湧泉徐徐進入體內。

選擇空氣清新環境優雅的山林公園小西湖畔,瑜伽、太極、內觀等方式調氣。透過調氣達到經絡血液和營養的暢通,從而實現養身養心養神之效果。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要正念覺醒專注當下。把正念禪修真正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禪修能調節心情愉快。“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人們常說的“氣死周瑜”就是例子。

藥食益氣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根據

氣虛證

特點,採用不同食材及烹飪進行食補。

藥補常用

人參

黨參

黃芪

白朮

山藥

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補肺湯、

四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腎氣丸

等。

藥補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延年益壽之本——古人養氣之秘法

我是馨雨,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健康快樂,歲月靜好。

參考資料:1、氣血才是命根子,張繼傳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讀500字換一生平心靜氣,張慶祥著,電子工業出版社。3、孫思邈養腎功法,360圖書館。

TAG: 之氣養氣人體真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