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司馬遷為何要醜化韓信?

由 樂觀的待時飛 發表于 美食2023-01-09

韓信,有兵仙之稱的一代名將,關於他的成語就造了34個。

而且,凡是認真上過點學的人沒有不知道韓信這個人的。

但是就這樣一個大名鼎鼎、萬人敬仰的傳奇人物,在其還是布衣、尚未發跡的時候給人的印象卻是非常的差,完全不像是個能成大器有潛力的人,倒像個混混和無賴。

而這樣的形象,就是太史公司馬遷一手刻畫的。

以前上學的時候,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讀書的時候,看問題的思路、視角、立場完全是跟著作者走的。

尤其是對於太史公司馬遷這樣的文學巨匠,根本不敢有所懷疑,完全就是他說啥我就信啥。

儘管太史公作為一個傑出的史學家有著不錯的職業操守,但他終究是人不是機器,在他下筆寫書的時候,往往會不自覺地帶有自己的立場、觀點、情感。

正所謂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是也。

因此,其對筆下的人物,未必算得上完全客觀、公正。

對於他欣賞的人物,哪怕本人其實不夠傑出,也會不惜筆墨、避重就輕地大加吹捧,對於不喜歡的人物,哪怕功勞再大、能力再強,也會或明或暗地予以貶低。

而韓信,就是太史公筆下被醜化的人物之一。

透過第一印象顛倒黑白

一個人如何被別人評價,他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文人著書立說,往往擅於如何透過呈現第一印象,以引導讀者支援自己的目的。

比如《水滸傳》,寫得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的故事,作者開場卻是寫高俅,目的就是讓讀者有“亂自上起,而非下起”的印象,以凸顯梁山的正義性。

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完“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就來了第二句:

始為布衣,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

前半句說韓信無能,當不上公務員,得不到官方的認可;後半句說韓信不能自食其力,人緣很差,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一句話,既概括了韓信的前半生,又刻畫了韓信給人的第一形象。

在“貧”“無行”“厭之”這些貶低的字眼下襯托下,一個好吃懶做、無德無能的失敗者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韓信為何貧窮?為何不能自食其力要“從人寄食飲”才能過活?韓信“無行”的表現有哪些?所謂的不能“治生商賈”的原因是什麼?

這些作者都沒有交代,只有一個簡單的結論及負面的評價。

從這段文字來看,韓信的原罪只有一個,那就是窮。

因為家裡窮,所以吃不起飯,只能尋求親朋好友的接濟。因為窮,做生意沒有本錢,所以無法治生商賈。因為窮,無法進行社會交際,缺乏人脈舉薦無法進入政府為吏。

俗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嫌貧愛富是人的本性,窮親戚經常到家裡蹭飯,自然不高興。

所以,蹭飯惹人厭不是韓信的錯,是生活所迫的無奈。

從後面韓信的經歷來看,他是一個非常有抱負和志氣的人,而且史記也記載韓信學過兵法。

學過兵法,至少說明韓信上過學,會認字,有文化。在古代,窮人家的孩子上學比今天艱難得多,韓信卻能夠堅持努力讀書,或許還要四處拜師訪學。

生於貧寒之家,經常受人白眼,卻能堅持讀書好學上進,這原本是一個十分勵志的形象,在太史公的筆下卻如此的不堪。

透過選擇性記錄以偏概全

如果給你一份簡歷,上面全寫著一個人乾的壞事,你會認為這個人是個爛人,如果給你另一份簡歷,上面全寫著一個人乾的好事,那麼你會認為這個人是個聖人。

這都屬於以偏概全。

對於韓信的早年,史記中記載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韓信沒飯吃,到南昌亭長家蹭飯,一連蹭了好幾個月,結果亭長老婆受不了了,還沒到吃飯時間就把飯給吃了,等韓信再去已經沒飯了。

第二件事,韓信還是沒飯吃,只好在河邊釣魚,有一好心的漂母見他可憐,一連給他吃了幾十天的飯,韓信許諾他日後要報答,結果漂母大怒,譏諷了他一番。

第三件事,是眾所周知的胯下之辱,因為這個故事太出名,以致於有人看玩笑說一到高考,韓信就得鑽胯。

這三件事,都是韓信的黑歷史,沒有一件是積極正面的。朋友熟人看不起他,陌生的老人看不起他,同齡年輕人更看不起他,總之,每人看不起韓信,顯得韓信非常讓人討厭。

仔細想想,這其實很反常。

我們看的大部分的名人傳記啥的,其在寫他們未發跡的事蹟都是說他們如何如何厲害,很早就顯示出他們異於常人的徵兆。

為什麼韓信就沒有光輝的記載全是糗事?

韓信這麼厲害的人物就沒有點突出的事蹟可以拿來說的嗎?我是不相信。

其實,太史公最後做評價的時候,提起這樣一件事,韓信為布衣時,母親去世,韓信找了一個非常開闊的地方下葬,以便將來等自己成功之後可以在旁邊供奉萬家的香火。

可見韓信志向之遠大,可見韓信對自己充滿自信。

但是,太史公沒有把這事寫到傳記裡。

透過玩弄文字混淆是非

文人是遣詞造句玩弄文字的高手,往往一字之差,就會產生天壤之別。

史記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生動形象,可讀性非常強,讓人感覺事情發生的時候太史公本人就在邊上看著。

其實所有的史料都是太史公加工而成,既然加工,太史公就有很多可以自由發揮的地方。

比如:韓信在南昌亭長家裡蹭飯失敗後,史記是這樣記載的:信亦知其意,

,竟絕去。

讀者看到這裡,會覺得韓信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畢竟白吃了人家好幾個月的飯,不給吃了竟然生氣了。

關鍵就在於這個“怒”字,

但是,太史公又不在韓信身邊,他怎麼知道韓信當時怒不怒呢,如果把這個“怒”字,改為“嘆”字,是不是給人的感覺又不一樣了?

還有,第二件事也非常令人生疑。

韓信沒有飯吃,好心的漂母免費供他吃飯幾十天,說明這是一個心地善良的老人。

韓信說:“吾必有以重報母。”

一般來說,我們施恩於人,如果對方能夠心懷感激,哪怕是敷衍地說一句謝謝,內心也是感到欣慰的。

對於韓信感激的話,漂母可能有兩種回答:

一是感到開心,鼓勵一下韓信,小夥子你要努力,我相信你以後會有出息的。

二是內心平靜,沒關係,我不圖你的報答。

漂母的反映卻有點奇怪,不喜反大怒,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這近乎侮辱的行為和南昌亭長他老婆做的事又有何分別呢?

那為何韓信功成名就之後只給南昌亭長百錢,而給漂母千金?

太史公又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件事,他怎麼就知道漂母是大怒不是大喜呢?說實在的,一個人能好心地給陌生人免費吃幾十天的飯,說話大機率不會如此刻薄。

在這件事上,只要太史公稍微改一改,這完全就是一個十分正面的例子。

一個“怒”字,一個“喜”字,事情完全是兩個樣。

所以,綜合來看,太史公對韓信太不公平了。

至於太史公為何對韓信這麼不公平,也可能不是太史公的本意,畢竟韓信是背上了謀反的罪名謝幕的,如果不適當醜化,史記可能就無法出版了。

但是,讀書這件事,則是見仁見智的,畢竟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TAG: 韓信太史公漂母亭長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