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天將降大任到底於誰?網友說,就是孟子來了也是於斯人

由 火評阿瑯 發表于 美食2023-01-08

孟子後人也認為是斯人

天降大任於斯人?還是於是人?網友說:就是孟子來了也是斯人!

也可能孟子的原著也是“是人”,因為按上文舉例,得出的結論應該是具體的這個人——是人。是人和斯人雖然都有此人這人的語意,但是人比斯人的專指強調色彩更強一些。

斯人雖然表達上更顯古味典雅一些,但語意上更傾向於我本人。比如杜甫的斯人獨憔悴,範中淹的微斯人,主要是指作者自己。孟子自認為帝師,顯然會有自命不凡的意味。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種地的,蓋樓的,經商的,坐牢的,打魚的,都有人才。高手在民間,土裡埋不住夜明珠,人生都有機會翻盤。而你所受的艱辛,都是為增益你的才幹。老天為什麼要磨難你,是因為要委你於重任。所以,不要對眼前的不順而心生怨言,失去夢想和信心。

孟子寫這些,主要出發點還是用來勉勵自己。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中的例舉是一樣的。用種種前輩先賢的勵志經歷激勵自己。相同的行文風格和用意。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僕竊不遜,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看,太史公例舉了一通,最後落筆點是自己。僕,就是我。這個沒有爭議吧。

孟子原著書簡已佚,印刷術之前,只能靠手抄相傳。斯人與是人,本就區別不大。衍生出兩個版本,也是有可能的。歷代官修本多為是人。但民間口頭多用斯人。斯人用法,更大眾流行化。斯人特指性不強,又能避免引用時的尷尬。總不好意思說,天降大任於我這個人吧。用斯人,有些天將降大任於咱們這些普通人的意味,更易引起共情與共鳴。

網友的較真與共同記憶並沒有錯,教科書的確也有天降大任於斯人的版本。小編學的就是斯人版本。至於權威教材強調一直是是人,從未用過斯人,更否認亂改經典,也可能是事實。但不能說堅持斯人派的就是學渣,集體失憶。對網友的尊重還是要有的。

斯人還是是人?也引起了對岸的關切和爭議。同種同文的華語圈,才關注這個話題。

孟子的原著可能就是是人吧?但與天降大任於斯人成為流行語也並不矛盾。大眾認可的,自有其道理在。你可以用你的斯人,但如果是參加考試,還應以權威教材為宜。

是人派證據佔上風,斯人派人氣佔上風。爭議本身是個好事,說明大家對文化的重視。

天將降大任到底於誰?網友說,就是孟子來了也是於斯人

存有爭議的還有:

兩個黃鸝鳴翠柳?還是兩隻?

安能辨我是雄雌?還是雌雄?

亭臺四五座?還是樓臺?

等等……

只能說,漢語太豐富了,流傳太久了,影響太大了。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喜好和實用來引經據典,解讀也一直視需要而異,並非一成不變。權威與大眾的認知較量,也許會重掀起國學新高潮。

孟子曰,你說得有道理,但我也沒錯。權宜也,各取所宜也。

實用就好[呲牙][呲牙]

天將降大任到底於誰?網友說,就是孟子來了也是於斯人

天將降大任到底於誰?網友說,就是孟子來了也是於斯人

TAG: 斯人降大任孟子舉於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