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由 雲遊龍江 發表于 美食2023-01-07

在大美龍江,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熱衷於透過小小的鏡頭記錄這片土地四季輪迴的變化。密林、湖泊、花田、鳥獸,還有那些平時容易被人忽略的老街、食肆、光影和人群。在他們的作品中,記錄著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記錄著一座又一座新地標的誕生,記錄著一個個新時代龍江兒女的奮鬥人生。

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推出

特別欄目《追逐四季的人》

。讓我們透過攝影家的視角,走進那些“底片背後的故事”,在光影中感知龍江鉅變,在鏡頭裡體味龍江鄉情綿長。

40多年前,還在上中學的王鐵男只是一名普通的音樂和攝影愛好者,當時,年幼的他不會想到有朝一日用相機記錄下哈爾濱作為“音樂之城”一路走來的發展變化。時光荏苒,王鐵男本人也好似一卷膠捲,刻滿了回憶的底片。

時至今日再講起,故事鮮活依舊,時光彷彿不曾遠走。

王鐵男 趙剛攝

一顆種子 終於開出了花

1982年的夏天,王鐵男記憶猶新。

當時正值第十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舉辦期間,整整10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0名演職人員,累計奉獻了24臺70場的精彩演出,徹底點燃了10餘萬冰城觀眾的熱情。不過這其中最令王鐵男感興趣的,當屬中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溫可錚在哈爾濱鐵路文化宮舉辦的室內獨唱音樂會。

“我從上中學起就喜歡古典樂,那時溫可錚的門票要幾塊錢,對於還沒工作的我來說太貴了,買不起,所以就只能趁中場休息,觀眾們出來乘涼的時候偷偷溜進去,蹭個下半場聽。當時我還特意帶了相機,雖然膠片100的感光度拍舞臺照效果不是太好,但我還是堅持拍了。”

八十年代小提琴家盛中國來哈演出

由於父親在農業展覽館工作,王鐵男很早就接觸了相機,並且跟隨父親學習了暗房沖洗技術。隨著拍攝水平的不斷提高,身邊凡是有人結婚,或是單位舉辦活動都願意找他去拍照。也正是憑藉這一技之長,在結束了17年的農墾物資系統工作後,他才有機會成為一名專職新聞攝影記者。

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報紙是非常神聖的,若是能在上面發表一篇小短文就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因此,王鐵男此前從未想過某一天自己的攝影作品也會被刊登在報紙上。

回想起第一次發表作品的經歷,王鐵男直言還是很難為情的。

“我雖然也經常讀報,但對於新聞攝影該怎麼拍完全沒有概念。有一天我轉悠到中央大街,發現當時的紫羅蘭音樂廳門前在修小廣場,心想這可能就是新聞吧。但礙於拍攝不熟悉的人還有些膽怯,只敢遠遠地拍了一張工人搬磚修廣場的照片。”

令他沒想到的是,隔天報紙上真的刊登了這張照片。可就在王鐵男欣喜之餘,卻發現單位走廊的月報欄裡,自己的照片被畫了一個大紅圈,旁邊寫著“這是新聞圖片麼?你的圖片表達了什麼?”這兜頭一盆冷水的犀利點評促使他開始反思,也正是由於這次經歷,讓他牢牢記住了

新聞要靠畫面說話

他用鏡頭向世界介紹哈爾濱

都說最好的工作狀態,就是把工作與興趣愛好相結合,對於王鐵男來說正是如此。本就是音樂發燒友的他,終於有機會從一場場音樂演出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和記錄者。

“以前我只要去北京上海出差,一定會到當地的音像書店轉一轉。那時的CD一百多塊錢一張,而我的工資也不過一二百,每次買完都要省吃儉用一陣子,要是被愛人發現也只敢說是‘借的’。現在我偶爾做夢,還會夢到當年在小小的音像店裡找唱片的情景。”

除了那些“痛並快樂著”的日子,王鐵男還擁有普通樂迷很難體驗到的經歷。

那是2016年的夏天,國際知名指揮大師祖賓·梅塔首次來到哈爾濱,為樂迷奉上了兩場精彩絕倫的音樂會。當時,王鐵男出於對古典樂的熱愛,主動聯絡哈爾濱音樂廳,獲得了跟拍大師的機會。演出結束後,大師曾感慨於哈爾濱樂迷的熱情和音樂廳音色效果的出眾,稱有機會一定要帶著以色列愛樂樂團來哈演出。時隔一年,祖賓·梅塔果然兌現了承諾再度來哈,這一次,王鐵男不僅拍攝了常規的音樂會畫面,還作為唯一的攝影師全程記錄了大師參觀猶太人墓地和東北虎林園的過程,並將影像刻錄成碟送給他。

祖賓·梅塔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祖賓·梅塔夫婦參觀東北虎林園

王鐵男還有更高光的時刻,

他的照片還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螢幕上滾動播放。

彼時,第一屆哈爾濱音樂比賽剛剛落下帷幕,王鐵男為獲獎選手拍攝了數百張照片。賽後,賽事秘書長、擔任過多項國際音樂比賽藝術顧問的Peter Grote對照片進行遴選並推送給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螢幕進行滾動播出,他拍攝的多張照片被選用。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王鐵男與第一屆哈爾濱音樂比賽評委、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娜娃合影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哈爾濱音樂廳管風琴首秀

從業二十餘載,王鐵男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了太多哈爾濱音樂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節點。例如,拍攝國內第一臺從義大利進口的管風琴在哈爾濱音樂廳的首秀演出;全程跟拍三大男高音之一何塞·卡雷拉斯在哈爾濱大劇院舉行的新年獨唱音樂會;在著名華裔音樂指揮家焦飛虎被聘用為黑龍江省歌舞劇院指揮期間,隨劇院的交響樂團去俄羅斯演出等。

在他看來,自己能有機會與這些世界級音樂大師近距離接觸還是次要的,

最關鍵的是自己能有機會成為哈爾濱音樂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名小小的記錄者,能讓更多人透過自己的照片認識哈爾濱,瞭解哈爾濱,甚至想再次來到哈爾濱。

捕捉那千分之一秒的震撼

對王鐵男而言,捕捉

“動態瞬間爆發出的刺激感”

,是其自始至終的追求。在他的鏡頭下,哪怕是一場演出也能被拍得“生機勃勃”。

芭蕾舞者輕盈的身姿,大提琴家如痴如醉的神情,亦或是指揮家張弛有度、流暢大氣的演繹,無不令人能感受到

“生”

的力量。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第34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第34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芭蕾舞劇《天鵝湖》

作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音樂之城”,哈爾濱曾誕生過全國第一所音樂學校、第一支交響樂團,多個與音樂有關的“第一”都被寫進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其實,除了那些高規格、國際化的文藝演出以外,城市的音樂靈魂更藏在哈爾濱街頭巷尾每一個平凡人的心中。

“我非常喜歡那些很接地氣的街頭音樂活動,比如中央大街的陽臺音樂會、斯大林公園裡的老年音樂團體,或者兒童公園裡的合唱團。那種輕鬆自在的氛圍是能讓觀眾與音樂融為一體的,有時周圍的人甚至可以跟著一起跳舞。印象很深的還有文昌橋下的軍樂團,以前一到夏天,每週二四六他們都會舉行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演出,同周圍的觀眾一起合唱耳熟能詳的歌曲,很多人甚至會從其他地方慕名而來,所以說,在我看來哈爾濱的音樂氛圍是很濃厚的。”

他是站在鏡頭背後的人,是旁觀和記錄的人,更是身處其中的人,但他從未想過讓大眾知道自己。

他說,“只要照片能傳播得更遠,讓更多人看見,我就滿足了。”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這些年來,王鐵男早已經數不清自己按下過多少次快門鍵。

從黑白膠片到高畫質數碼,從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到國際大咖雲集的哈爾濱音樂比賽,一路走來,他用鏡頭記錄下了哈爾濱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和音樂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透過他的照片,能感受到人與城市之間的情感紐帶,還有作為音樂愛好者所投射出的熱情。

今年王鐵男剛好60歲,也正式迎來了自己的退休生活。終於閒下來的他,平日裡除了聽音樂、寫書法,還開始思考如何在攝影方面更加精進一步。

“最近我開始嘗試拍靜物了,我覺得要是能把靜物拍‘活’了,那才是攝影的最高境界。”王鐵男說。

文中圖片為王鐵男老師提供

記者:王林曦

稽核:張振宇

總編輯:甯浩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在冰城,他用鏡頭歌唱,音樂之城哈爾濱的音樂靈魂藏在他的鏡頭中

TAG: 王鐵哈爾濱音樂音樂會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