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興盛優選一撤再撤,社群團購“一哥”敗局初現

由 IT老友記 發表于 美食2023-01-07

剛進入11月,福建莆田,興盛優選的BD曾華(化名)正在賣力地給團長推廣雙十一活動,“小程式有滿99減20的優惠券,可以鼓勵顧客多多下單!”

上個月,曾華的朋友圈還發過一張招聘啟事:當地的興盛優選網格倉急招配送司機。

臨近年底,曾華還在繼續忙碌著,但距離莆田上千公里外的河南、山東、四川和重慶,興盛優選已於近日選擇徹底退出,剩餘貨物將陸續清倉。

實際上,從今年8月開始,興盛優選已經陸續撤出山西、江蘇、浙江、河北和安徽五省。兩輪市場收縮過後,興盛優選僅保留湖南、湖北、廣東等少量優勢省份,維持區域經營。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社群團購的激烈熱戰已經結束兩年多,以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和淘菜菜為代表的“新三團”堅持留在牌桌上,而從同程生活到十薈團,再到興盛優選今日的市場收縮,社群團購的“老三團”時代基本宣告落幕。

回顧同程生活、十薈團和橙心優選的敗退,行業競爭激烈、監管政策變動、市場教育不充分等都是重要原因,本輪興盛優選的撤城也受到了上述因素的影響。

不過,單論企業,興盛優選何以至此?曾經社群團購的“一哥”開始退防,又能給行業帶來什麼啟示?

敗退早有線索

興盛優選的敗退早有端倪。

2017年,興盛優選轉型社群團購業務時,湖南本地已經有上千家社群團購企業,僅在長沙的五星果蔬批發市場,每天就有200多家社群團購平臺來收菜。

群魔亂舞時,興盛優選依靠自身的模式創變“殺出重圍”,比如當時湖南的社群團購平臺會向團長收取5000元左右的押金,但興盛優選不僅取消押金,還向團長分傭,並且只允許店長加盟。

還有當時興盛優選的門店管理系統,在基本用手抄記錄訂單的社群團購平臺中顯得出類拔萃。到後來,很多社群團購創業者都要求員工:“照著興盛優選的系統做。”

更不用說,興盛優選建立的“中心倉-網格倉-自提點”的倉配鏈路,更是被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玩家效仿。

甚至於,多多買菜進軍南昌時,BD會挨家挨戶摸排興盛優選的團長,一個個打電話挖角他們來多多做團長。不得已,興盛在後臺關閉了顯示團長電話的功能。

彼時,興盛優選還是行業裡的“尖子生”。

不過,當新舊勢力正面交鋒時,“尖子生”也開始抄別人的作業了。

2021年元旦,一向少有補貼的興盛優選,首度發放了“滿9。9減3元”的大額優惠券;並且,從2020年年底到2021年年中,興盛相繼進駐江蘇、浙江和山西等省,還宣佈要開拓上海和東三省。

不難理解,市場份額被新三團“蠶食”,興盛只得主動出擊。

但從2021年年中開始,社群團購市場發生轉折。

彼時,社群團購的燒錢補貼基本被叫停;地歌網認為,在“補貼刺激消費”這一驅動力失效後,平臺如果沒有堅實的市場基礎,很快就會掉隊。

反觀興盛優選,面對來勢洶洶的巨頭,其在湖南之外的市場並不佔優。一位河南興盛優選的員工表示,去年中旬全省日單量每天只有50-60萬,遠不及多多和美團。

一位興盛優選的廣西員工更是表示,當地多多買菜的日單量是興盛的2倍之多。

區域市場地基不足,資本面迅速遇冷(興盛上一輪公開融資還是2021年7月),作為創業公司的興盛優選,“活下去”成為了最重要的目標。

所以,興盛優選在去年9月提出“磐石計劃”,暫停開通新城市,關閉日單量低於3單的“無效團點”,對外宣稱“一切以訂單運營為中心”。

只不過,“磐石計劃”也沒能挽回興盛優選的頹勢。

到2022年後,興盛優選的單量更是“一落千丈”,有訊息稱,今年年初,美團優選在廣東的日單量為400萬單,這個數字是興盛優選的8倍之多;而在興盛最核心的湖南市場,其日單量也僅為200多萬單。

激烈的行業競爭讓興盛優選“被迫”應戰,行業監管變化成為興盛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斷了外部輸血、又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的興盛優選在此時選擇收縮,既是無奈也是必然。

希望也並非蕩然無存。據《晚點LatePost》報道,今年一季度,興盛優選已經在湖南、湖北盈利。

不可否認,外部市場環境確實深刻影響了興盛優選的發展,但如今大面積關城之下,真正的弊病還是出在興盛內部。

商業壁壘不足

成立之初,興盛優選還有兩大核心優勢——首德體系和物流能力。

長期以來,興盛優選的市場拓展由湖南首德營銷負責,首德最早期的14名員工幫助興盛在湖南打下市場基礎,並建立起一套“類傳銷”的首德體系,這被用於培養之後的拓展人員。

在內部,首德最早期的14名員工被稱為“14大金剛”。

另外,在湖南本地,興盛優選投資了至少5000萬元自建物流體系,在當地形成“市、區、縣、鎮、鄉”的五級服務網點,確保湖南本地每個城市都有總倉與大量分倉讓貨物精準快速分流。

“興盛優選最強大的就是物流體系,可以在12個小時內將商品從工廠匹配到店。”興盛優選聯合創始人劉輝宇說。

首德體系負責拓展市場,物流體系確保後端穩定,興盛優選得以成功“制霸”湖南市場。

但,當興盛優選的“湖南模式”走出湖南,很快就遭遇“水土不服”。

地歌網曾多次指出,首德體系的本相就是“傳銷成功學”,打雞血的“入職培訓”、金字塔式的晉升結構,還有無底薪制度,實際都是在盤剝基層員工,大部分興盛BD第一個月的總薪資甚至不到50元。

另外,興盛優選在湖南市場的“五級倉配體系”,在外省市場實際上僅保留“中心倉-網格倉-自提點”的三級體系,這和美團、多多沒有差別。

最關鍵的,在商品管理與供應鏈環節,興盛優選與網際網路玩家差距更大。一位興盛優選的前採購員工表示,以淘菜菜為例,其商品管理借鑑大潤發的商超體系,商品分類更細化,“但興盛完全就是野路子。”

一位非湖南省的興盛優選供應商也表示:“(興盛)採購要求備貨時單品要備10萬件,但排期上品很難,我們需要和同品類供應商比價,採購甚至還會壓價。”

採購與商品管理上的弊病,一方面是由於興盛優選的全國供應鏈不夠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湖南“本土幫”的興盛供應商佔據了大量市場份額,這對後入場的供應商而言並不公平。

拋開地域性因素,“湖南模式”走不出湖南,關鍵在於興盛的模式壁壘沒有完全成型。

筆者認為,社群團購的商業壁壘在於,以廣泛的源頭直供確保商品極致價效比,一套深入縣鄉市場的高效物流體系,還有以社群為中心的充分的消費人群為基礎。

伴隨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場,資本能力和規模效應也成為社群團購不可或缺的商業壁壘。簡言之,社群團購賽道沒有小玩家。

美團和多多正在夯實商業壁壘,而興盛優選在湖南市場建立的商業壁壘,受入局早晚、區域消費特性等因素影響,很難在其它市場進行復制。

雖有野心做全國市場,但商業壁壘並不夠堅實,興盛優選的命運其實已經被寫定,“新三團”的參戰又加速了這一切的發生。

結語

如前所述,網際網路公司入場社群團購時都效仿了興盛模式,但興盛優選並沒有學到網際網路公司拓展新業務的模式和風格。

比如,美團優選注重流程管理,在商品環節會細緻到每箱雪糕的乾冰要加滿多少千克;多多買菜更加註重結果管理,以“強結果導向”的懲罰機制倒逼供應商和網格倉改進。

商業策略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但明確的戰略節奏和發展思路對美團和多多都極為有益,兩家平臺目前也是行業的頭部玩家。

反觀興盛優選,“公司內部缺乏規範,內部檔案、文件資料很亂,工作流程都沒有成文的規定。”數名興盛優選的管培生曾向地歌網表示。

同時,興盛的網格倉由司機承包加盟,站長則是由興盛優選直接招募、分配和統一管理的。“所有的開支都是自己出,做成熟以後,(興盛)就突然要求合倉,這導致人員雜亂、成本增加。”一位興盛的網格倉加盟商告訴地歌網,自己的所有行動,都要聽從興盛直接安插的“站長”。

分野明顯。

管理差距只是一方面。對美團和拼多多而言,社群團購規模再龐大,也僅僅是企業的業務單元之一,並且兩家企業的業務佈局足以支撐社群團購的長線發展。短期內,美團和多多不用為生存而“發愁”。

但對興盛而言,“活下去”是其最重要也最致命的目標之一。

社群團購進入激烈的熱戰階段後,興盛優選和巨頭的命運或許註定是“截然相反”的,但如今興盛撤城背後所留下的商業壁壘問題,也值得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和淘菜菜反思。

對美團、拼多多和阿里而言,社群團購作為一項成立不到三年的新業務,商業壁壘能有多深厚?未來又如何夯實商業壁壘,與核心業務產生更多協同效應?以上命題對網際網路玩家而言同樣關鍵。

TAG: 興盛優選團購社群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