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怎麼能最通俗地理解通貨膨脹

由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發表于 美食2023-01-04

關注財經新聞的人常會接觸到“通貨膨脹”這個詞。這裡的“通”是流通的意思、“貨”是貨幣的意思,而“通貨膨脹”這幾個字眼合在一起的字面含義就是流通中的貨幣膨脹了。這個概念放在整個國家來理解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抽象,那麼我們就把圈子縮小到一個村裡。假設村裡生活著100個從事不同工作的人:有種田的、有織布的、有養豬的、有養羊的、有打鐵的……他們各自生產的東西分別是糧食、布匹、豬肉、羊奶、鐵器……

種糧食的人要穿衣要吃肉要喝奶要用鐵製農具。這時他就需要把自己手中一部分糧食拿去和織布、養豬、養羊、打鐵的人交換。織布的、養豬的、養羊的、有打鐵的也都需要吃糧食。因此他們之間就會很自然發生交換關係。問題是一斤糧食該換多少布多少肉多少奶多少鐵?一開始大家直接用自己生產的東西與別人進行交換髮現很不方便,於是村長就召集大家商量制定一種能標定各種不同種類產品的交換媒介。

這種東西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錢。一開始大家約定村裡發行100元錢,同時對不同的東西都進行了定價:一斤米的價格是一元錢、一尺布的價格是三元錢、一斤豬肉五元錢、一斤鐵十元錢……大家把錢的發行權委託給村長。村長心想自己可以拿著錢換其他任何人手裡的東西,所以他就揹著大家一直在悄悄地印錢。以前村裡發行100元的時候糧價是每斤一元,可後來村長多印了100元錢流通到市場。

這時人們吃飯的基本需求是不會變的。在

供應不變的情況下市場上的資金從100元變成了200元。原來用100元就可以買下全村的糧食,那麼現在大家要獲得同樣的糧食就得花200元。這就是所謂市場流通中的貨幣膨脹了。當然反過來說如果貨幣總量沒增加,但市場上糧食的數量被人為削減了呢?比如村長自己把村裡的糧食都囤下來再高價賣出也會造成大家必須以高於原來的價格才能買到糧食。

這時我們再來理解“通貨膨脹”這個概念的含義:當貨幣供給

大於產出供給時就會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引發

通貨膨脹

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濫發貨幣導致市場上的貨幣數量遠遠超過了社會需求,也可能是生產供給能力降低導致市場上的商品數量與貨幣發行量不相匹配,還有可能是有人把市場上的某些商品囤積起來炒作了……當

通貨膨脹發生時如果

大家的收入沒增加,那麼收入較低的人往往會在此過程中發現自己手中的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相反擁有更多資源的富人則可以在

通貨膨脹

中獲利:

相比之下富人在通貨膨脹中收益遠大於損失。按說富人的錢更多,但富人的資本中現金貨幣所佔的比例相當低。事實上很多富人的現金資產很可能是負數。像馬雲、王健林這些大老闆個個都是在銀行有負債的。他們手中的資產主要是企業股權、房產等等。通貨膨脹主要是導致現金貨幣貶值,但富人手中的企業股權、房產這些東西並不會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

怎麼能最通俗地理解通貨膨脹

當通貨膨脹發生時富人所經營的企業還可以趁機以更高的價格把商品或服務賣給窮人。

資產和負債幫助富人順利應對通貨膨脹。真正在通貨膨脹中受損失最大的是把錢存銀行的人,因為銀行利率永遠也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20年前你花10萬元也許能買下一套房,可你把錢存在銀行打算攢下來應對生活開支。10萬元存在銀行按5%的年化利率計算每年能產生5000元利息,那麼20年下來就能積攢下10萬元的利息。

怎麼能最通俗地理解通貨膨脹

如此一來你手裡連本帶息就有了20萬元,但這時你卻發現房價已漲到50萬元。雖說你手裡的錢在賬面上從10萬元漲到了20萬元,但20年間的通貨膨脹實際上使你這20萬元的購買力還不如20年前的10萬元了。事實上一個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

必然需要投入資金,而當這些資金進入市場後必然會帶動物價上漲。因此從長期來看任何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幾乎必然會出現通貨膨脹。

怎麼能最通俗地理解通貨膨脹

大家不妨想想20年前的物價是怎樣的,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物價水平是怎樣的。當然20年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在這20年間每年的漲幅相對較小,而且在過去的20年間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20年前每個月只拿幾百塊工資的工作可以說比比皆是,可如今全國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至少也是每個月上千元。因此這種

小幅長期的通貨膨脹對國家經濟和人民的生活的衝擊還在相對可控範圍內。

怎麼能最通俗地理解通貨膨脹

可如果是在短時間內導致物價迅速飆升的通貨膨脹就很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在通貨膨脹過程中那些掌握企業股權、房產的富人能趁機獲益,而那些只有銀行存款積蓄的人則會受損。如果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實際上就相當於社會財富大規模向富人群體轉移。這種對國家經濟結構的扭曲勢必加劇貧富差距的拉大,而且也會造成社會性經濟資源的配置失衡和浪費。

TAG: 20通貨膨脹富人100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