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由 借紫齋 發表于 美食2023-01-03

▲圖1 大維德爵士(1892-1964)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作者 : 眭菁菁

大維德爵士,全名是

斐西瓦爾·維克托·大維德

,1892年出生在印度孟買,是海外收藏中國陶瓷最負盛名的收藏家。他的藏品集中於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

建成於1950年,代表了過去四百多年間英國在與中國陶瓷往來的極致成就。

英國收藏中國瓷器的社會背景和趣味變化:對於海外國家來說,英國對於中國陶瓷的收藏開始的較早,特別是1600年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建立後,1699年,在廣州建立了進行直接貿易的港口。在這之前,第一件進入英國的中國陶瓷,被稱為

“沃勒姆碗”

(Warham Bowl)

的瓷器,是由

沃勒姆大主教

在1516年捐贈給牛津大學新學院

(New College Oxford)

的。它是一件中國龍泉青瓷,英國人再用金屬鑲嵌附件。

▲圖2 沃勒姆碗 牛津大學新學院藏

17世紀的上半葉,中國瓷器在英國被視為異域珍品,極為珍貴,只有皇家、貴族、富豪才能擁有,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17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瓷器在英國擁有更廣泛的消費者,特別是飲茶風尚的普及。到了18世紀,英國社會從上至下颳起了

“中國風”

(Chinoiserie)

,中國瓷器在英國社會的功用主要有三方面:餐具

(紋章瓷)

、茶器、裝飾器。但那時英國人看到的中國瓷器仍舊是為海外市場專門定製的

“外銷瓷”

到了19世紀,因為發生了一件重大歷史事件,1860年英法聯軍搶掠圓明園,許多宮廷物品被英法軍人掠走之後帶回英國和法國以供出售,這樣,真正意義上的,反映

“中國趣味”

的中國瓷器才開始進入英國人的公眾視野。此外,19世紀末中國開始全面的鐵路建設,大量地下的文物重見天日,包括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唐三彩、高古瓷器,使得英國的收藏趣味也在發生變化:

在1900年之前最流行的中國陶瓷當屬青花瓷。到了1910年,伯靈頓美術俱樂部組織一次具有開創性的“早期中國陶瓷器物展”,這裡的早期中國陶瓷,被界定為明代和明之前的陶瓷。這次展覽的主要借展人是喬治·尤摩弗帕勒斯。

▲圖3 喬治·尤摩弗帕勒斯(1863-1939)

他喜愛雕塑,也代表了英國當時收藏中國陶瓷的風尚:

唐三彩塑像以及宋代陶瓷。1910年的這次展覽也標誌了中國陶瓷收藏新趣味的誕生。對於“宋瓷”的喜愛與收藏,再加上英國陶藝的發展,使得宋瓷的審美,也就是中國傳統士大夫的審美體系,在英國被接受。

我想說,這些也都為大維德之後的收藏奠定了社會基礎。大維德的收藏生涯,是1914年至1960年間,這在英國陶瓷收藏史上算是相當晚了。但他是第一位收藏體現

“中國趣味”

,或者更確切地說,是

“中國皇室趣味”

的中國陶瓷。

大維德出生在一個非常顯赫的猶太家族。他的父親是

沙遜·大維德

爵士,母親是

漢娜·沙遜

。沙遜家族和大維德家族是兩個源於伊拉克,後來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定居在孟買的顯赫的猶太家族。他們家族的業務包括銀行業、紡織業和鴉片貿易。他父親的公司

“沙遜公司”

是從他岳父那裡接手的,又使公司業務蒸蒸日上,自己也成為孟買的總督。1905年被封為

“爵士”

。我們今天討論的主人公大維德是這個家族的長子,也是唯一倖存的兒子。所以,他是

“巨有錢”

據大維德第二任妻子

希拉·約克-哈蒂

回憶:大維德年輕時在一個朋友那裡養病,看到他起居室裡放的一箇中國花瓶,他愛上了這隻花瓶,並開始收藏中國陶瓷。除了財富以外,他的家族背景也讓他有機會更多地接觸中國藝術。因為其公司在香港、上海和日本神戶均設有辦事處,使他可以很方便地去到這些地方,並在那裡呆上一段時間。

他非常努力的學習中文,甚至將《格古要論》全部翻譯成英文,取名為《中國鑑賞學:格古要論》

(Chinese Connoisseurship:The Ko Yao Lun )

,成為西方學者和收藏家廣泛應用的工具,這也成為使得他能夠超越其他收藏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圖4 大維德爵士譯 《中國鑑賞學:格古要論》

(Chinese Connoisseurship:The Ko Ku Yao Lun)

對於大維德來說,其收藏的重要契機出現在1927年對中國的訪問,併成功購得清宮舊藏50件瓷器,這些瓷器構成了現今大維德基金會總共1700件藏品中的核心收藏。其實在1924年,大維德已經作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籌備委員會顧問,以及之後正式對外開放後的贊助人。故宮博物院委員會是在1925年成立,以管理所有清宮財產中的物品,並建立一個新的博物館向公眾展示精挑細選過的頂級藏品。大維德當時捐贈了6264。40美元,用於將御書房改建為宋元明瓷器的專門展廳。他的另一筆100英鎊的捐款用以購置御書房兩側廂房的展示櫃。他在當時,必定上手看過大量原藏於清宮的瓷器收藏。關於1927年的那次購藏經歷,大維德夫人有過如下回憶,雖然並未能得到完全證實,其中也頗有些疑點,但還是頗有參考意義和趣味性:

當時(1927-1928)關於潛在買家力圖購買一些宮廷收藏的謠言開始流傳,這些藏品是由於慈禧太后1901年逃離紫禁城時需要大量資金,於是將它們抵押給了鹽業銀行。根據可靠的訊息,有兩個人試圖購買,但每一次購買者都遭受了生命威脅,如果他們膽敢把東西帶出北京。兩位買家都視恐嚇為虛張聲勢,可是在持續的壓力下,他們最後都放棄了。大維德於是決定試試運氣,但是照樣受到威脅。因此他憑著極大的勇氣,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堅定地認為憑藉他不一般的頑強,那些難倒之前兩個人的困難不能夠妨礙他的成功。

此時大維德迂迴獲悉銀行的一位高官也是一位藏家,他明顯想得到寶物。於是這位高官激烈地反對任何競爭,並採取所有必要的措施阻撓別人涉足,甚至可能親自發動威脅。但誰都不知道。透過官方的關係大維德最終造訪了銀行,見到了寶物。它們是瑰麗的,在他的眼中尤其出彩,於是堅定了他購買的決心。接著他幾次會面董事長和董事會成員,告知他們他的意圖。他的競爭對手顯然有強大的影響力,所以氣氛很難是友善的。然而,他們之中有一個人表示出友好,即銀行財長。儘管數月的談判經歷了幾乎無法克服的困難,大維德最終說服董事會集體接受他的提議,達成了40件物品的寄售協議和資金條款,大維德交了押金,但後來銀行及時告知,協議終止,交易被取消了。

經過繁複的手續和安排,

大維德爵士

終於將這批藏品分三次從北京運送到美國。他於1930年前後回到北京幫忙做展覽,清點整理藏品庫存的時候,又透過經銷商以及其他關係,購買到更多的清宮舊藏。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鹽業銀行,很可能就是大維德所擁有的沙遜公司旗下的沙遜銀行。

這也許可以解釋

大維德

為何能開創先例地被允許參與宮廷收藏的出售。同時,這些御用瓷器也成為大維德收藏的主要目標和體系。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5 宋代 定窯白瓷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簇粉堆花雙鳳蕤 色堆殷尚樸無奇 侵尋朱氏宣成代 遂有精描五采施 乾隆丁酉(1777)春御題。

大維德刻苦自學中文,其緣由也是和他在這些宮廷收藏裡發現有乾隆的刻款,為了搞清楚這些文字,才開始學習中文的。就是這個底部刻有乾隆御題詩的宋代定窯碗開啟了大維德的中文學習之路。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6 Stacey Pierson 《藏家的眼光:乾隆瓷器》(

A Collector‘s Vision:Ceramics for the Qianlong Emperoe

) 大維德基金會出版 2006年,

大維德基金會出版的關於乾隆瓷器以及刻有御題詩的高古瓷器收藏的圖錄,其內收錄的都是大維德的藏品。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7 清乾隆 仿漆器題詩碗 大維德爵士藏

製是菊蒼式,把比菊蒼輕。啜茗合陶句,裛露掇其英。 乾隆丙申(1776)春御題。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8 清乾隆 琺琅彩詩文蒜頭瓶一對 大維德爵士藏

小瓶器底署乾隆四字藍料年款。有印文款

“佳麗”

“長春”

兩方。此器為景德鎮御窯廠陶工製作白胎素瓷,北京皇宮內匠師繪製圖案,而後二次低溫燒成。

這類瓷器現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一直是非常高的,而大維德先生擁有此類器物的數量還不少,僅次於臺北故宮。基金會還專門出了一本圖錄。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9 R。 Scott 編著 《大維德藏中國清代琺琅器》 大維德基金會出版 1991年,

書中收錄為大維德爵士舊藏之琺琅彩瓷器。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0 清乾隆 琺琅彩詩文蒜頭瓶一對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1 清乾隆 琺琅彩詩文雙耳瓶一對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2 清乾隆 琺琅彩花卉詩文瓶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瓷瓶繪有岩石、粉色月季、黃色蘭花及綠草圖案。頸部書黑彩詩文,器底雙方框內署

“乾隆年制”

藍料款。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3 民國 琺琅彩花卉詩文瓶 大維德爵士舊藏

與上面那件乾隆的相似,但是細細比較的話,就知道這是後仿作品。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4 清乾隆 琺琅彩蘭花靈芝詩文貫耳瓶 大維德爵士舊藏

瓶的造型源自古代投壺,瓶身上的琺琅彩繪體現出宮廷匠師們的傑出技藝。器身繪岩石、蘭花和靈芝,並配以十四字詩文:

“雲深瓊島開仙徑,春暖芝蘭花自香”

器底署四字楷書乾隆藍料年款。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5 清乾隆 琺琅彩歐洲女士男童圖瓶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瓶子瓷胎細白,幾乎薄似蛋殼。

畫師所用的繪畫風格中,用了類似同時期十八世紀歐洲繪畫中的透視法。這件瓷瓶的諸多特點顯示其可能是一件試驗品。

例如瓶子頸部帶有綠色調的粉色邊,在皇宮中很少使用,景德鎮則未見。外底的款識也不多見,雙圈內署鐵紅彩料四字乾隆年款。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6 清乾隆 料胎琺琅彩繪花卉紋題詩瓶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瓶子以料胎畫琺琅製成,用各色彩料裝飾以山石、正在開花的秋海棠、鳶尾花,及一蝶飛舞。頸部有黑彩書寫的題詩,外底有

“純善堂制”

款。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7 清乾隆 琺琅彩杏林春宴圖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2006年香港曾經拍賣過一隻

張宗憲

舊藏的乾隆御製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一億五千多萬元的成交高價。這個圖案與古代科舉中舉後的宴會相關,也是吉祥寓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8 清乾隆 琺琅彩題詩梅花紋茶壺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茶壺一面繪以梅花盛開,及花卉、竹石、水仙、靈芝,另一面為兩句詩及三枚印。外底雙方框內署藍料四字乾隆年款。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19 Rosemaey E Scott 編著 《大維德基金會藏中國清代宮廷瓷器藝術品》(

For the Imperial Court: Qing Porcelain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

) 大維德基金會 1997年,

這是一本關於大維德的清瓷收藏圖錄,書中收錄作品主要集中於康雍乾三代的官窯瓷器。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0 清乾隆 粉彩御題詩轎瓶 大維德爵士舊藏

轎瓶外底署六字青花乾隆年款。瓷瓶正面有乾隆所作五言詩一首,印兩枚。詩曰:

“官汝稱名品,新瓶制更嘉。隨行供嘯詠,沿路擷芳華。掛處輕車稱,簪來野卉斜。紅塵安得近,香簌度帷紗。乾隆御題。”

可見乾隆對於這種專門掛在轎子裡的新式瓶子格外滿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1 清雍正 粉彩花鳥紋抱月瓶 大維德爵士舊藏

從這些收藏來看,我們也可以發現大維德對於器物上的

“文字”

,可謂非常有興趣,甚至是他的

“最愛”

(first love)

。這也是大維德收藏的一大特點。

1998年,大維德基金會美術館與英國V&A還舉辦了一場針對於各類堂名款瓷器的特展。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2 Ming Wilson 編著 《堂名款瓷器》(

Rare Marks on Chinese Ceramics

) 倫敦大學出版社 1998年,

該圖錄為大維德基金會美術館與英國V&A還舉辦了一場針對於各類堂名款瓷器的特展圖錄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3 清光緒 “大雅齋”款黃地墨彩紫藤紋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瓷碗裝飾以黃地墨彩紫藤和牡丹花紋,署鐵紅彩

“大雅齋”

款,以及印文

“天地一家春”

。外底為鐵紅彩四字款

“永慶長春”

這類瓷器被認為是專門為慈禧太后所設計的。大雅齋是慈禧的宮廷畫室。天地一家春是圓明園內的建築,慈禧還是懿貴妃的時候,居住於此。同治皇帝駕崩後,慈禧居住在紫禁城的

“長春宮”

,所以碗底書

“永慶長春”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4 明嘉靖 白瓷青花“茶”字銘盞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白瓷碗外底有六字青花銘

“金簶大醮壇用”

。碗內書青花

“茶”

字。金簶大醮是道教法式的三種科儀之一。結合《陶說》以及《景德鎮陶錄》的文獻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明代祭壇上的供器的形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5 Stacey Pierson 編著 《中國青花瓷器》 倫敦大學出版社 2004年 ;

書中收錄的為大維德收藏之中國青花瓷器。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6 元至正十一年 青花雲龍紋象耳瓶一對(大維德瓶) 大維德爵士舊藏

說起大維德最有名的藏品,可能莫過於這對

“大維德瓶了”

。這對大瓶高達63。6釐米,其重要性在於瓷瓶龍紋帶以上的頸部一側寫有紀年銘文。這是已知青花瓷器上年代最早的。銘文讀作:

“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裡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付,祈保閤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打供。”

這段銘文說明景德鎮的青花瓷器製作在1351年已經相當成熟。這對青花大瓶造型源自銅器,瓶頸兩側的象首耳內原應帶有瓷質圓環。這對瓶在康熙年間進入了北京智化寺,20世紀20年代被國內做棺材生意的吳賁熙盜賣,有趣的是,當時吳想要賣給琉璃廠的古玩商,但因為當時人們不知道元代就有了青花,所以認為是贗品。吳賣不掉,只能帶到英國,賣給了艾佛斯通,這裡插一句:

這位艾佛斯通之後將他收藏的200餘件明清單色釉瓷器捐贈給了大維德基金會。所以我們看到的單色釉瓷器中的一大部分都原來是他的收藏。

大維德從艾佛斯通那裡買了其中一隻大維德瓶,另一隻一開始是賣給了羅素,後來大維德又透過蘇富比的羅素藏品專場拍賣拍到這另一隻,配成一對,當時的成交價是360英鎊。但這對瓶一直要到50年代,

約翰·波普

發表的《14世紀青花瓷器:託布卡普宮所藏的一組中國瓷器》其中將大維德的這對瓶作為元代

“至正型”

青花的標準器,人們才開始認識到元青花的重要性,也改寫了世界陶瓷史。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7 蘇玫瑰、柯玫瑰 編著 《集古擎輝明代瓷》

1994年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與維多利亞艾爾伯特藝術館聯合展覽,該圖錄關注的是弘治至萬曆時期的瓷器。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8 明弘治 黃地青花梔子花紋盤 大維德爵士舊藏 此件盤大維德原來有一對,後來其中一件在2017年蘇富比以1024萬元成交。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29 明正德款 青花阿拉伯書法瓷屏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罕見的瓷屏寫有《古蘭經》72章18到20節:

“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不要祈禱任何物。當真主的僕人起來祈禱的時候,他們幾乎群起而攻之。 你說:我只祈禱我的主,我不以任何物配他。”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0 明嘉靖款 青花嬰戲圖執壺 大維德爵士舊藏

執壺兩面都有桃形開光,每邊各描繪四個男童在園中戲耍,所以共有8名男孩。中國人將嬰戲圖樣式視作吉祥,寓意期盼多子。另外八在中國是吉祥數字。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1 明隆慶款 五彩雙龍戲珠紋盤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2 明萬曆 五彩“公道杯” 大維德爵士舊藏

杯子的外壁用五彩繪有嬰戲圖,杯中立有一女子,是本杯給人

“驚奇”

之處,其實就是利用虹吸原理,當杯子裡面的液體超過一定高度的時候,就會從底部的洞裡流出去,也在某種程度控制了酒量,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3 蘇玫瑰、畢宗陶 編著 《無暇至寶成化瓷器》 1995年

明代成化瓷器是中國製瓷業的一大高峰,其質量真的可以用大維德基金會的這本圖錄的標題《無暇至寶成化瓷器》來概括。其中,宮碗是成化時期青花器物之鼎冠。2013年,香港蘇富比一件明成化青花秋葵紋宮碗,成交價為1。41億港元。

這類宮碗也成為海內外藏家們夢寐也以求的絕世珍品。而在大維德的收藏中,有7只這樣的成化宮碗。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4

明成化 青花錦葵花紋宮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種花紋為模古式樣,在永樂時期(1403–1424)的青花瓷器上首見。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5 明成化 青花梔子花紋宮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6 明成化 青花萱草紋宮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瓷碗花紋為萱草,又稱

“宜男草”

,萱草圖案代表多子多孫。成化皇帝僅有一個兒子長大成人,就是弘治皇帝。故成化後期,關於多子多孫的題材在瓷器上經常出現,包括最有名的

“雞缸杯”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7 明成化 青花萱草紋宮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8 明成化 青花寶相花紋宮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從康熙朝開始,清代數位皇帝都曾仿燒這種設計。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39 明成化 青花寶相花紋宮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0 明成化 青花瓜瓞綿綿紋宮碗 大維德爵士舊藏 ;瓜瓞綿綿紋,與萱草紋一樣,都象徵男性後代延綿不絕,因而是為皇帝祈福的圖案。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1 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 大維德爵士舊藏

2014年,

劉益謙

是以2。81億港元拍得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這類雞缸杯的市場流通不過三四隻,大維德的收藏中也有一隻。事實上,包括這件雞缸杯,

大維德共有8件半明成化鬥彩器物。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2 明成化 夔龍紋鬥彩酒杯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3 明成化 鬥彩果枝鳥紋高足杯 大維德爵士舊藏

這件瓷杯的高足內署青花六字成化橫款。杯上的彩料已經燒黑,本應為綠色葉子,褐色枝條,黃、紅色果實。

1923年北京紫禁城內失火燒壞了一組十七件高足瓷杯,本件為其中之一。這件應該是大維德爵士1937年從吳賚熙收藏中購得此杯。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4 明成化 鬥彩葡萄紋高足杯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5 明成化 鬥彩龍紋罐 大維德爵士舊藏

此器底署

“天”

字款。這種款識只用於成化時期的鬥彩罐。此類

“天”

字罐可能用於和祭天有關的禮儀,也可能只是簡單指代帝王,皇帝被認為是

“天子”

,其受天命而統御。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6 明成化 鬥彩岩石茶花紋罐 大維德爵士舊藏

此罐器身重複繪製了三組格式化岩石圖案,分別為茄皮紫、綠及黃彩,每組岩石兩側繪茶花,花間蝴蝶飛舞,地面則以藍彩繪制。此罐原應有蓋。

“大明成化年制”

雙圈款。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7 明成化 鬥彩五珍圖杯 大維德爵士舊藏

此杯圖案並不尋常,為蓮託五供紋樣,包括蓮花、聖山、桃、海螺及燭臺。康熙時期也燒造了帶有此類圖案的仿製品,大維德恰好也有一件收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8 清康熙 鬥彩五珍圖杯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49 明 鬥彩靈芝紋杯 大維德爵士舊藏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圖50 明成化 鬥彩靈芝紋碟 大維德爵士舊藏

還有一件,比較特殊,明鬥彩靈芝紋杯。因為這是燒造於十六世紀而非十五世紀。器底紅彩雙方框內署六字萬曆年款,部分遮蓋了相似青花方框內的成化六字年款。

未完待續

| 金立言博士編著 |

大維德爵士的中國陶瓷收藏(上)

兩慶書屋工作室

關注我們頭條號,查閱更多文章。

歡迎分享、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liangqingshuwu@163。com

TAG: 大維舊藏爵士瓷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