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孫子兵法作戰隊形設計方法

由 孫子兵法講武堂 發表于 美食2022-12-25

孫子兵法解讀與實戰體悟

丨 作者 / 劉文新

這是

孫子兵法講武堂

的第

400

篇原創文章

全文

4696

字,閱讀大約需要

5

分鐘

作戰隊形是什麼?

是戰術的表現。

這是企業在市場上持續打勝仗的“武器”,也是啟用團隊士氣的工具,然而很多企業卻沒有自己的作戰隊形,甚至始終保持一種銷售方式。

《孫子兵法》開篇就講: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死生之地”的“地”是指處地,組織所面對的環境;“存亡之道”的“道”是指能力,團隊的作戰能力、戰鬥力,也指作戰隊形。

就是說,組織要始終保持環境與能力(戰術方式)的平衡與匹配,否則就容易被時代淘汰。

那麼,在適應環境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力量的最大效能,就需要設計與之匹配的作戰隊形,並靈活使用戰術,這方面《孫子兵法》可為我們提供參考。

關於為什麼這裡談戰術,而不談戰略,可參照《新東方“用戰術勤奮掩蓋了戰略懶惰”?兼談孫子兵法之戰略戰術》。

一、作戰隊形是什麼?

關於作戰隊形,要從戰術說起。

所謂戰術,就是避開對手的優勢,高效發揮己方優勢的方法與手段

解放戰爭時期,四野創造那麼多戰術,都是他們針對敵人優勢設計的方法或手段,三三制步兵戰術,因為發現面對敵人的先進武器,作戰隊形過於密集,導致傷亡較大;四組一隊是基於四平戰役經驗,總結的城市攻堅戰的戰法。

對於企業而言,一方面

要考慮用什麼作戰隊形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組織的優勢

,另一方面是

如何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基礎上適應客戶需求,適應客戶採購決策流程

從這個角度看,就會明白了《孫子兵法》為什麼在開篇就強調“地”(死生之地)與“道”(存亡之道)之間的關係。

很多企業眼睛盯著戰略,總想著“一戰而定”,卻不去對作戰隊形進行調整,以適應市場、適應客戶需求,適應數字化的武器裝備(時代傳播、渠道工具)的變化等,我們見到太多的企業,在變化如此快的環境中,銷售作戰隊形依然保持著老闆創業時的狀態,甚至可以說沒有作戰隊形,設計作戰隊形難嗎?

可能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意識問題,不懂得使用力量的方式與技巧。

最近學習華為組織方面的內容比較多,華為30年經歷了四種作戰隊形的變革,以適應市場變化,簡單做些整理(資料主要來自《啟用組織》),以供參考。

單兵作戰階段

,這是1987年到1992年開端階段,基本是一家一家地拜訪客戶,憑著個人品質、溝通技巧、銷售承諾打動客戶,在內部被定義為這是“游擊隊”式的單兵銷售作戰方式。

狼狽組織階段

,這個階段大約在1996年到2006年間,1995年底1996年初華為市場部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整訓,這是“單兵”向“狼狽”的銷售組織和管理策略的轉換。

狼狽組織,突出了“狼”(辦事處組織)與“狽”(市場後方平臺)的特點,狼有敏銳的嗅覺、團隊合作精神,以及不屈不撓的精神;狽非常聰明,進攻時不能獨立作戰,因而它跳躍時是抱緊狼的後部,一起跳躍,就像舵一樣操控狼的進攻方向,它有很強的策劃能力,而且很細心,它就是市場的後方平臺,幫助做標書、網規、行政服務等。

實際上,我們公司今年調整的客戶服務隊形,有點類似這個組織,專案經理一方面維護客戶關係,核心工作是敏銳地發現需求,因此我們的專案經理都不是諮詢業的從業人員,而是在客戶領域工作十幾年的從業人員,他們對各個業務板塊都非常熟悉,任何一個內部通知或檔案都可以從中發現需求,也清楚該如何幫助客戶實現關鍵KPI;交付經理負責年度方案的落實工作,幾乎泡在客戶那裡,落實、調整每週的工作計劃,從中也能夠發現需求,配合專案經理完成需求的轉化。

鐵三角時代

,這個階段大概從2006年開始,客戶關係、解決方案、交付服務這三個角色進行組合,形成了穩定的三角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聯合作戰,成了市場頭部的彈頭,這也是現在華為的基礎作戰隊形。

四組一隊模式

,這個戰法是2016年開始提出來的,最先在終端公司試驗的,這個戰法在華為有兩個特點,一是它是多兵種聯合作戰的隊形,二是採用“集中空投”的拉動效用。

這個作戰隊形的資料比較少,在餘承東的報告中有些許資訊,他報告中說,可知一二:

在學習和作戰中,我們強調“四組一隊”的作戰陣形,即建立一個立體團隊,比如GTM、渠道、零售、MKT、服務等多兵種協同作戰,攻下市場,過程中要不斷研討、覆盤,快速學習新的戰法,複製成功經驗,取得更大勝利。

按照四野的“四組一隊”作戰隊形:火力組(編制以連為單位的火力)先用激烈的火力將堡壘中的敵人槍眼封鎖起來,哪怕封鎖一兩分鐘;爆破組(編制為一個班或兩個班)一兩個爆破員衝上去對堡壘投擲炸藥包實施爆炸;利用爆破的瞬間,突擊組(編制為一個排左右)一兩個班的人一上去就投彈,接著用刺刀和機槍殲滅堡壘中的殘敵;支援組(一個營的其他人)善後。

可見,要想組織有活力,不斷適應環境、發揮己方優勢創造戰術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同時也是實現增長的關鍵。

今天,很多企業都在制定增長的目標,其方法就是設計戰術,設計作戰隊形。

二、《孫子兵法》作戰隊形設計方法

《軍志》曰:“行則為陣,止則為營。”

古代的“陣”,用今天的軍事術語講就是,軍隊的作戰部署與作戰隊形。就是說學習古兵法,稍微轉變一下語言,就可以與今天的軍事對接上,而且這些兵法都是大量實戰的總結。

作戰隊形的使用涉及了戰鬥力的發揮,以及戰場上兵力地展開,因此,設計作戰隊形必然與兵勢篇和始計篇(戰鬥力生成模式)有關。

我梳理了一下,理出一個“設計作戰隊形”的模型,供大家參考。這個模型主要核心要素是兵勢篇開篇的用勢四要素,即分數、形名、奇正和虛實,透過“戰鬥力生成模式”的“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完成作戰隊形的設計(見下圖)。

前文講了

,作戰隊形(戰術)的基本原則是:

①避開敵方之優勢(企業要適應市場需求或客戶採購流程),②發揮己方力量之優勢。

就是說,無論是隊形的編組,還是指揮系統,包括奇正兵力地展開,都要從避開對方優勢的角度去思考,並針對敵方防禦體系的薄弱環節發力,打擊其弱點;同時,必須考慮自己的優勢與實力,確保己方效力的充分發揮。

1、設計作戰隊形四要素

(1)分數

兵勢曰: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

這是講部隊的編制問題,設計戰術,設計作戰隊形時,考慮的是編組的問題,用什麼結構來組合團隊,以充分發揮個體的優勢,使其優勢互補,形成整體戰鬥力。

戚繼光的“鴛鴦陣”充分組合了個體優勢,他在第一排安排兩個藤牌手,右邊的藤牌手執方形長盾牌,抵擋倭寇的重箭、長槍,其主要任務是保持既得位置,穩定本隊的陣腳;左邊持圓形藤牌計程車兵帶有標槍、腰刀,要匍匐前進,並在盾牌後擲出標槍,引誘敵兵離開有利的防禦位置;第二排是兩個狼筅手,狼筅是長約5米、重約3。5千克(一種毛竹大槍,留有9—10層的毛竹枝杈);第三排是四個長槍手;第四排是兩個钂鈀手,手持短小精悍的钂鈀,作為第二線攻擊力量,同時保護本隊後方,警戒側翼;隊長可以在第二排,手持隊旗或長槍,指揮全隊聯合作戰。

其作戰情形是:第一排左邊持圓藤牌計程車兵擲出標槍,引誘敵兵,如果引誘成功,第二排的兩個狼筅手則將手持利刃的敵人掃倒於地,使倭寇手中一擊必殺的武士刀被阻攔或束縛而發揮不了威力,此時第三排的四個長槍手一躍而上,用4米多長的槍把敵人刺死、戳傷,如果長槍一擊不中,讓敵人進入了槍桿的距離之內,長槍就無法發揮作用,這時第四排的兩個钂鈀手支援長槍手。

可見,隊形涉及了佇列、距離、步伐、站位,以及戰時的跑位問題,核心在於對地形的把握和人員配合的問題。

用在企業主要考慮配合銷售需要哪些職能或支援,這些職能部門或支援部門的站位,以及針對具體銷售公關時的“跑位”問題。

一般而言,隊形的設計要重點關注兩個因素:第一,地形,很多軍事上的陣形或隊形對地形要求很苛刻,用在市場上要考慮市場需求、行業物流和資訊流的生態、客戶採購決策方式等;第二,專業支援的要求,考慮需要提供哪些專業服務支援,前臺、後臺、現場的支援等,重點考慮這些職能之間的協同問題。

消費品企業的作戰隊形與渠道、終端有密切關係,什麼渠道型別、終端模式配置什麼組合的團隊,發揮不同市場、銷售、客情、服務等不同職能的優勢,形成整體戰鬥力。

同時,怎麼編組與武器裝備有關係,熱武器的出現,使得密集的作戰隊形成為歷史,企業要注意物流工具和資訊流(傳播)工具的變化。

(2)形名

兵勢曰: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

這是部隊戰場上的資訊和指揮系統,透過什麼指令使各部隊之間協同一致,是指揮的關鍵。

古代主要以金鼓、旌旗這兩種視聽工具為主來指揮,通常指揮系統關係到陣形的戰鬥力,一般來講過於簡單的陣形,往往優勢缺點都非常突出,比如馬其頓方陣,具有攻擊的優勢,但防禦缺陷也非常明顯;而過於複雜的陣形,像宋朝時文人們設計的陣形,由於複雜的指揮系統,連訓練都很難成形,戰場上根本用不上。

從華為的作戰隊形看,無論是“狼狽組織”,還是“鐵三角”資訊系統都非常關鍵,一線收集資訊向後方平臺傳遞,後方平臺為其提供各種支援,形成各個編組之間的有效配合,完成銷售攻堅任務。

(3)奇正

兵勢曰: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

這是用兵之樞機,也是企業高效使用力量,發揮最大效能的關鍵,不會用奇正,就不能有效地放大所投入的資源。

孫子曰:“以正合,以奇勝。”

這是所有用兵之法的總結,也是所有用兵之法的展開。

如果說,分數、形名是作戰隊形的靜態設定,奇正就是作戰隊形地展開,是在戰場上的應用,也是最為靈活、變化最多的應用。

就是說,僅有隊形還不夠,還需要根據戰場形勢隨時變陣,方陣變圓陣,圓陣變直陣,直陣變曲陣,曲陣變銳陣等。

總之,企業的作戰隊形中,要有吸引客戶的“亮點”(正兵),也要有實現銷量部分(業績),這是“奇兵”,奇正相生,建立熱銷氛圍,贏得客戶信任,關於奇正具體這裡不再展開,之前很多文章闡述“奇正”的基本操作原理。

(4)虛實

兵勢曰: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

這是分數、形名、奇正所要瞄準的方向、目標,也是整部《孫子兵法》操作的方向和目標,部署、奇正、分合都為了找到或創造敵人防禦體系之虛實。

企業在要找到市場需求之虛,或客戶採購需求與流程之虛。

2、完成“作戰隊形”構建的三道關

始計篇的“五事七計”我在《孫子兵法戰術體系》中將其解讀為“戰鬥力生成模式”,“七計”不是簡單的“五事”之細化,尤其後三條我認為是戰鬥力的“生成器”。

我軍2011版《軍語》對戰鬥力的定義:

戰鬥力是,武裝力量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由武器、人和人與武器裝備的結合等基本要素構成。

這裡的“武器裝備”可對應“兵種孰強”,“人”對應“賞罰孰明”的精神力量,“人與武器裝備的結合”對應“士卒孰練”,即透過訓練實現的人與武器裝備的結合。

(1)兵眾孰強

側重於講武器裝備,發揮工具最大效能和效能也是戰術的一個重點,所以設計作戰隊形要結合當下企業裝備與工具,數字化工具的應用,必然創造智慧協同。

(2)士卒孰練

透過訓練才能成為真正的作戰隊形,否則只是紙上的設計圖,軍事上的作戰隊形涉及站位、步伐、協同等,要透過訓練培養團隊服從精神、提振士氣與凝聚力,並讓團隊成員熟悉作戰中自己的站位和跑位,關鍵是培養管理者的指揮能力。

一般來講,團隊的戰鬥力與所受訓練的程度成正比。所以,企業的作戰隊形,必須經過整訓才能實施,成規模的企業也可以學習華為的方式,整訓之後“集中空投”到某個市場,起到藍軍的作用。

(3)賞罰孰明

這是推動個體努力奮鬥的精神動力與物質動力,“道”與“利”是一體兩面,僅僅會籠絡人心不行,還要給足夠的物質刺激,《孫子兵法》在作戰篇的“戰時補充體系”中給了一個團隊激勵模型,既要激發其士氣,又要有明確的獎勵機制,以此調動、發揮其戰力。

綜上,兵勢的四個要素,始計篇的三個“生成器”構成了作戰隊形設計的七個模組,綜合起來設計屬於自己的作戰隊形,孫子兵法視角,供大家參考。

TAG: 隊形作戰孫子兵法奇正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