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救市,碰到了一個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

由 米宅 發表于 美食2022-12-24

1

本文比較學術,但是還算有些深度,感謝大家耐心閱讀。

一直有個想法,中國房地產的發展,能不能用一個方程或者一個函式表示。

這個函式,既能代表它過去20年的輝煌。

當然,也能表示其未來10年的走勢。

從這個函式中,我們可以發現其高速發展的秘密,也可以預測其未來

最近封控在家,研讀基礎函式書籍,還真的發現有這麼個函式,可以達到以上的目標。

這個函式就是——

邏輯斯蒂函式。

2

先做個科普,啥是邏輯斯蒂函式。

對,就長這個樣子。

上面這條最粗藍色線條。

這個函式原來是研究生物種群數量的,是數學生物學家 Pierre - Francois Verhulst 提出的著名的人口增長模型。

啥意思呢?

當一個物種遷入到一個新生態系統中,一旦條件合適,而且沒有天敵,其數量會發生指數級增長,甚至爆炸。

比如,我們經常聽說過的澳洲野兔成災的故事就是例子。

然而,當這種生物,達到一定的數量,受到一定的約束,比如說空間資源不足,食物數量不足,甚至開始有了天敵,也是到了天花板,這種指數級增長就會發生改變。

大機率將會變成穩定狀態,保持長時間的數量平衡,不再出現大規模的增減。

當然,這樣解釋不是很嚴謹,大家懂就可以了。

實際上,這種函式應用很廣泛,不一定非得說生物群落數量。

比如,我們的手機,現在就明顯處於邏輯斯蒂函式的後半程。

中國移動智慧手機行業已經高速發展了將近10年,在初期2016年之前,每年手機保有量的增加都是50%以上的增長。

但是從2018到2019年開始,這種趨勢開始變緩,無論功能如何推陳出新,無論手機如何創新發展,每年的增長都是個位數的發展,再也不會出現10%以上的大幅增量。

很明顯,手機的增長出現了天花板,有人說是人口,有人說是價格。

不過吧,倒也不會出現負增長,道理也很簡單,一個經常使用手機的人,你不讓他用手機,別說是一年,就是一天,他也非常難受,手機已經成為了其日常剛需。

所以,中國手機的增長現在就是一個典型的邏輯斯蒂函式。

現在,你明白了我說的啥意思了吧。

3

說回房子,實際上現在的中國全國的房地產就是這樣一條邏輯思維曲線。

中國房地產,公認的誕生原點是1998年那個重要的停止福利分房的檔案。

1998年,我們的商品房開工面積不到2億平方米,從上圖上可以看出來,以後的幾年除了2008年危機之外,每年的的增長都可以達到20%以上,雖然稱不上是指數級的增長,但是幅度也相當客觀。

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了2012到2016年前後,當時國家年度住宅開工面積達到了約12到14億平方米開始徘徊。

很明顯,中國房地產實際上在2013年,已經出現了玻璃頂,已經不能維持較高的增長率。

於是,就有了去庫存,有了2016年到2017年,那場載入史冊的大漲價。

(大家注意,此圖標註面積口徑和上圖有所區別,上圖是住宅面積,此圖標註面積是商品房,含商業辦公面積)

有了2016年行情的驅動,所有人,包括買房者,銀行甚至政府,都沒有意識到實際上2013年已經是中國樓市的玻璃頂,這個數值大約在年建成量大約在14到15億平方米。

經過了2016年行情,更是鼓勵開發商猛上槓杆,大肆擴張,大量舉債,這也開始醞釀2021年中國樓市民企連環暴雷的根源。

4

當然,為啥會產生這種房地產發展玻璃頂的原因?

最明顯的,也是最直觀的原因就是——政策。

2017年房住不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讓這個樓市發展出現的不是玻璃頂,那麼還有沒有更加深刻的原因呢?

有人說是人口,尤其是中青年人口的稀缺。

有人說是城鎮化,中國很多城市,已經達到了城鎮化的中後期。

有人說是購買力,口罩讓中國老百姓信心大減,不敢購買,不願購買,同時出現的爛尾問題,也讓這種趨勢在強化。

每個理由都有其自洽的邏輯,有其自身的道理。

我更加傾向於——這是中國產業水平,或者叫財富增長水平逐步放緩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韓日人口和城鎮化情況都比較相似,都是處於少子化和人口負增長的邊緣。

但是為什麼韓國房價,尤其是首爾房價這兩年能大漲,然而東京卻穩如老狗。

背後就是兩國這20年來,人均GDP發展的差距。

圖:韓國人均GDP增長

救市,碰到了一個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

圖:日本人均GDP 增長

救市,碰到了一個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

為啥日韓人均GDP增長天壤之別,就不多說了,這是一篇可以寫個博士論文的題目。

5

但是,我們又不能把韓日的模型簡單套用到中國整個樓市,畢竟中國是個太大的經濟體。

在世界上沒有一個任何的國家可以與之相比。

然而,如果把中國某個地區或者城市的樓市,比作日韓可能還比較相似。

打一個不是很恰當,但是容易理解的比喻。

日本的樓市,就是類似於東北。

產業停滯,GDP增長變緩,民間財富積累變慢,這些城市樓市開發量的天花板是產業,是財富。

當然,日本可能比東北要強很多,畢竟人家核心科技,產業水平比東北強的不是一點半點,但是我說的是經濟的整體感覺和樓市的關係模型。

韓國的樓市,就是類似於長三角。

產業比較興旺,GDP維持增長,財富流入不錯,應該說現在的樓市天花板更多是的政策+口罩等短期因素,產業天花板暫時還沒有觸及。

所以說,總結一下。

第一、中國總體樓市已經觸及到了邏輯斯蒂曲線的頂端,這個數值大約在14億到15億平方米。

如果中國經濟總體能恢復8%到9%的增長率,估計這個天花板還能往上抬,但是短期可能性不大。

第二、到了這個天花板之後,整個國家樓市會平穩若干年,畢竟房子這東西是剛需。

雖然大家都在說人口減少,但是還有一個數據大家沒有注意到就是“家庭數”,中國家庭規模在不斷減小,而伴隨著家庭數量卻一直在增加,這就保證了每年中國樓市銷售量是會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資料。

第三、不同城市樓市,邏輯斯蒂曲線的天花板的形成和原因不同。

中國其他更多的區域,應該是產業的天花板,限制了樓市的天花板。

所以,沒了政策的玻璃頂,他們樓市也是比較乏力的,除非產業和財富水平有了較大變化。(比如某個城市發現了一個大金礦或者大油田)。

另外,中國三個發達的都市圈,暫時應該是口罩和政策的天花板,因為財富的趨勢沒有改變,財富增長遲早會反應到房子上。

TAG: 樓市天花板函式GDP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