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為何真正經歷過的人也會對六七十年代和現在的社會風氣存在誤解

由 過去將來 發表于 美食2022-12-04

連著在頭條寫了幾篇反駁“現在的社會風氣不如以前”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和批評。這些不同意我觀點的評論中,除了無作品、無粉絲、無個人資訊的“三無”人員,確實也有一些經歷過的人,對六七十年代的社會風氣存在一些誤解。

這些人的誤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人在三十歲以前,適應了,習慣了某種生活方式,會認為那是最合理和最好的,觀念很難改變。

六七十年代的農村,鄰居都是同族的一家人,表面上的禮節是所有歲數大的人最看重的。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好不容易自己歲數大了該受人尊敬了,結果人與人的交往方式變的與那時候不一樣了。這樣的現實帶來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嚴重的,從一句順口溜“新社會新興的,老的伺候年輕的”,就能反映出這種落差。其中尤以真正當了婆婆的,六七十歲以上的女人,心理落差最大。自己當媳婦的時候受婆婆的氣,現在自己好不容易當婆婆了,反過來看媳婦的臉色,換了誰也不會高興。

第二,自己習慣了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因為歲數大無法適應。

很多人把生活方式的變化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當成社會風氣的主要內容,其實是真正的對社會風氣的誤解。

尤其是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生產隊時期六十歲左右的人已經老的不行了,很多人腰彎的直不起來,當然不用下地幹活,事實上退休了。可是到了我們這一輩人,自己六七十歲了還感覺正當年,沒多少人認識到這是因為營養變好平均壽命變長身體變好了帶來的。

這兩種因素導致,不少人認為現在的人只愛幼不尊老,實際上真有很多人的心理落差在起作用。

第三,很多人適應了以前的生活方式,以前沒少為別人家幫忙,等自己需要幫忙的時候卻找不到人了。

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生活節奏慢,氣氛比較輕鬆閒適,自由無拘。遇有修房蓋屋等家庭大事,都是找鄰居們來幫忙,管飯管酒喝就行。等到這些以前給別人幫過忙的人老了,需要找別人幫忙了,卻發現以前的幫工方式變了,需要花錢找專業施工隊了,當然心裡會不平衡。

再有當年自己年輕,上有老下有小,平時對自己的約束較多,比較羨慕老人的無拘無束。好不容易自己老了,周圍的年輕人不見了,心裡難免不適應。這些人一般到了城市都不適應,感覺處處不隨便,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找到當年的感覺。可惜年輕人大都來去匆匆,在長輩家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像以前的人那樣沒事嘮嗑,喝閒酒,打麻將等等。

從家族制度到法制社會的轉變,是有一定年齡的人,最難適應的。

第四,在一些方面,六七十年代確實比現在顯得好一些,但都是有原因的。

最明顯的就是吸毒和賣淫嫖娼,那時候基本上絕跡了。等到改革一開始,經濟狀況好轉,這兩方面在一定的時期內有蔓延的趨勢。

我們小的時候,村裡都有一些解放前“抽白麵”的老人,已經改好了。賣淫嫖娼現象,六七十年代確實也沒有了公開的。但是人的正常生理需求,不會因為思想教育,因為規矩就真正的消失。很多話不好說的太明白,反正大家都知道的是,每年都會有掛破鞋遊街的事情發生。即使沒有掛破鞋遊街,也會有很多類似的,大家心知肚明的現象,私下裡或者半公開的存在。

第五,大多數人具有的選擇性記憶,即只能記住當年“過五關斬六將”的光輝,對於“走麥城”因為長時間不願意提就當沒發生過。

這種情況,是絕大多數人的正常情況。即如生活中人們跟別人提起自己的家鄉,說的都是歷史名人正面人物,有多少人願意說自己老家出過什麼叛徒壞蛋呢?對過去的年代記憶也是一樣,自己當年艱苦奮鬥精神煥發大幹社會主義的歷史,提起來頭頭是道可以說幾天幾夜。一旦說到自己吃不飽沒文化衛生條件差等等不太光輝的時候,基本上任何人都會諱莫如深。

第六,以前沒有出過村子,見得少聽的少,頭腦中沒有形成全面的觀念。

六七十年代資訊極為不發達,小學生除了課堂上聽老師說,村裡大喇叭廣播,別的基本都接觸不到。正面的資訊接受的多了,對於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和雞零狗碎不太關心,或者認為遠處的地方都跟新聞說的那樣好。

而到了後來,資訊發達了,電視上的正面新聞基本沒人看,“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樣長期負面資訊接收的多了,以為這才是現實的全部。所以再看正面新聞,很難相信也很難接受,正好跟上小學的時候反過來。

透過以上幾方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大多數老年人對年輕時候的回憶,是隻相信“曾經的美好”,而對於現實確是寧願相信“今不如昔”的。這一方面是人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那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自媒體標題黨,起到了引領風氣的作用。

“老人倒了不扶”,“現在的人只認錢”,“人情越來越冷漠”,等等這些拿個例當普遍現象的事情很多。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觀念停留拒絕與時俱進,越看越盲目自信擺老資格。種種原因,導致在某些人眼裡“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黃鼠狼生下小耗子一代不如一代”,其實這統統都是自欺欺人的誤解,是故步自封的表現。

TAG: 六七十年代自己以前社會風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