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救命藥」還是「販毒」?是時候為這種藥正名了

由 健康界 發表于 時尚2021-12-12

近日,一則「救命藥涉嫌販毒」的訊息衝上熱搜。一位母親為自己患有嬰兒癲癇伴遊走性局灶性發作(epilepsy of infancy with migrating focal seizures,EIMFS)的兒子購買救命的藥品,卻因涉嫌「走私販賣毒品」罪,被警方採取了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圖1 相關報道

經瞭解,其不滿兩歲的兒子被確診為EIMFS,為了治療兒子的疾病,這名母親在醫生的介紹下開始購買一種名叫氯巴佔的藥物,但這種藥物在我國屬於管制第二類精神藥品,無法透過正規渠道獲取,因此,她不得不從代購者手中購買,卻在無意中走上了「販毒」之路。

EIMFS:難治性罕見癲癇病

EIMFS是一種罕見的癲癇類疾病,其自然病史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通常在孩子出生後的數週或者幾個月時出現,以偶發性癲癇為主,癲癇發作時常伴有呼吸暫停、臉色發紅、紫紺等自主神經表現,這個階段通常持續幾周或幾個月;第二階段見於1~12月齡的嬰孩,在這個階段局灶性癲癇的發作變得非常頻繁,每天可發生5~30次或連續多日發作,症狀偏向於頭眼外側歪斜、眼瞼抽搐、單側或雙側肢體痙攣或強制性抽搐、呼吸暫停、面部潮紅或發紺等,此期也被稱為「風暴期」;隨著年齡增長,疾病會進入第三階段,但第三階段開始的年齡差異很大,從1歲到5歲以上不等,該階段一般癲癇無發作。

雖然採取一些措施和藥物治療可以縮短本病中癲癇狀態的持續時間和/或增加不同階段之間的間隔時間,但患者的精神運動能力仍然很差,並且會不可避免地演變為智慧障礙,語言能力也通常缺失,此外,大多數患者會發展為後天性小頭畸形。許多患兒會在一歲前或隨訪過程中死亡,死因多為併發感染或呼吸衰竭。

EIMFS具有明顯的藥物抗性,目前並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案,許多治療癲癇的藥物都對其效果不佳甚至無效。研究顯示,溴化鉀、奎尼丁等藥物可能有助於癲癇發作的控制,司替戊醇聯用氯硝西泮以及左乙拉西坦是其他潛在的可選治療方法。

氯巴佔:有效的癲癇治療藥物

氯巴佔屬於苯二氮卓類藥物,在多個國家被批准用於癲癇和焦慮症的輔助治療。

1970年,澳大利亞批准氯巴佔用於治療焦慮症;1974年,法國允許氯巴佔用於癲癇治療;2008年,氯巴佔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認證,用於 Lennox-Gastaut 綜合徵(一種與年齡有關的全身性癲癇疾病)的治療。

一項研究納入了88例難治性癲癇患兒,採用氯巴佔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讓大多數患兒至少服用兩種抗癲癇藥物,結果顯示氯巴佔對所有型別的癲癇均有效,且完全控制癲癇發作的患者佔到了60。2%。此藥在有效的同時安全性也較好,在所有患者中,23例患者出現了不良反應,其中20例僅有輕微反應。

圖2 氯巴佔和氯硝西泮化學結構

看起來氯巴佔似乎是個很好的藥物,那它怎麼會跟毒品扯上關係呢?

問題就出在氯巴佔的副作用上,雖然來自納入3000多例癲癇患者的50項臨床研究的資料顯示,氯巴佔主要的副作用包括鎮靜、頭暈和共濟失調,除此之外,氯巴佔也跟所有的苯二氮卓類藥物一樣,有潛在的藥物依賴風險。

苯二氮卓類藥物透過與γ-氨基丁酸A(GABAA)受體結合,增強其對GABA(一種重要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性神經遞質)的親和力而發揮鎮靜和抗驚厥作用。與此同時,這類藥物還能增加中腦邊緣多巴胺能神經元系統中的多巴胺水平。而多巴胺被認為與大腦的「獎勵機制」密切相關,簡單來講就是當大腦分泌多巴胺的時候,人會感到快樂。而藥物透過增加多巴胺類興奮型神經遞質的含量,讓服用者產生欣快感,這種興奮的感覺讓人沉迷,當然就想要服用更多這類藥物。因此如果長期服用此類藥物,服用者就會產生「藥物依賴」,也就是成癮。

圖3 氯巴佔和其他苯二氮卓類藥物與GABAA受體結合

這種機制跟毒品上癮的機制是類似的,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氯巴佔會成為我國國家管制的第二類精神藥品了。

「救命藥」還是「殺人刀」?

因此,同一種藥物,既可能是「救命藥」,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成為「殺人刀」。

就比如,我們熟知的毒品——鴉片,最初也是作為藥用,具有鎮咳、止瀉、鎮痛等效用,但後來,鴉片差點讓我們整個民族遭受滅頂之災。19世紀初,德國化學家從鴉片中分離出了嗎啡,因其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一開始人們將其作為麻醉藥物,直到後來才發現其可怕的成癮性;1897年,德國科學家霍夫曼又在嗎啡的基礎上,發明出了比嗎啡鎮痛效果更好的海洛因,該藥物甫一問世就受到了熱烈追捧,該藥物開始的光輝和榮耀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海洛因,Heroin,英雄。最初,該藥以「不會上癮的嗎啡」作為宣傳賣點,直到數年後,人們才發現,該藥物可以在肝臟中轉化為嗎啡,其成癮性比嗎啡還要可怕,於是英雄成為了魔鬼。

有的魔鬼出世時披著天使的外衣,而有的天使也曾潛藏在魔鬼的陰影之下。

砒霜,這個因在潘金蓮毒死武大郎中的出鏡而留下千古罵名的毒藥,留給人們的印象似乎一直不太好,但誰曾想,它竟然也是治療白血病的良藥。我國科學家將三氧化二砷(砒霜)與全反式維甲酸(ATRA)聯用,對PML-RARA融合基因陽性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癒率高達90%,該方案也已經被美國FDA批准作為早幼粒白血病的一線治療方案。

總之,藥物是沒有主觀性的,究竟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還是要看人類如何使用它。正是因為我們不能保證氯巴佔如果落在別有用心的人手裡,會有什麼樣的用途,因此本著對毒品零容忍的態度,放鬆對該藥品的管制,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那麼,如何做才能讓該藥在現有的制度之下,讓患者合理合法地使用,恐怕才是我們目前最應該關注的問題。

作者|殷其雷

TAG: 氯巴癲癇藥物治療EIM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