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植物日光性皮炎,主要依靠臨床診斷,以女性患者多見,常見於四肢

由 神叨醬塔羅占卜想 發表于 時尚2021-06-17

導語:植物日光性皮炎是機體接觸了光感性植物,繼而暴露於紫外線引起的面板病理反應,是植物、紫外線和機體共同作用的結果,最早由Klaber在1942年提出。該病以女性多見,常見於戶外活動者,如海灘遊客、戶外玩耍的兒童、農民和園藝工作者等。

與黑種人相比,

植物日光性皮炎對白種人的影響更大,

究推測這可能因

為面板中較高的黑色素水平對

紫外線

具有一定的防禦作用。此外,

高溫、出汗和溼潤

的面板也會增強光毒性反應。

植物日光性皮炎常見於面頸部和四肢伸側,臨床上皮損嚴重程度不一

1、相關機制

呋喃香豆素

被認為是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的常見化合物,

它是一類具有光毒性

和致突變性的植物天然成分。

它們主要存在於芸香科

(如柑橘類水果)和傘形科(如歐防風、歐芹、芹菜、胡蘿蔔)植物中。

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輻射大約95%~98%

是長波紫外線,可穿透表皮、

真皮而達到皮下脂肪組織,

並可作用於血管和其它結構。

而呋喃香豆素活化

的最佳波長就位於長波紫外線光譜內,

且具有線型結構

的呋喃香豆素比角型結構的更具光毒性。

當面板接觸呋喃香豆素化合物

並經UVA輻射後,光感物質破壞細胞膜和細胞DNA,

導致細胞死亡

和表皮損傷,

產生非免疫介導的炎症反應。

2、臨床表現

植物日光性皮炎好發於暴露部位

,常見於面頸部和四肢伸側,

皮疹

可以從簡單的色素沉著到紅斑、水皰或大皰,

患者通常無明顯瘙癢症狀

。皮損嚴重程度不一,Choi報道了2

例植物日光性皮炎

,為接觸柑橘類水果經

日光曝曬後

雙手突發無症狀的色素沉著斑。

Klimaszyk報道了一例27歲男性患者

接觸巨型豬草經

日曬後引起的雙手背和雙小腿紅斑、水皰、糜爛、潰瘍、壞死,

經積極治療後右小腿

因細菌感染髮生壞死並切除。皮損的變異性依賴於光感物質的含量、

暴露時間的長短

、含呋喃香豆素的結構型別及接觸方式等。

有報道表明皮損常在曝曬後24小時內出現

,48~72小時達到高峰。

此外,患者亦可伴發

頭痛、頭暈、噁心、嘔吐

、胸悶等全身症狀。所謂野菜,指的是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

無汙染無農藥

,符合人們對食物的期待。另外,旅行、踏青、

農家樂

採摘等活動也逐漸增多,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

植物日光性皮炎

的發生。

此外,

某些藥用植物種可能含有光感物質

,如前胡、蛇床、補骨脂等,也可能會增加本病的發生。

由於本病好發於面頸部及雙手等暴露部位

,一定程度上影響美觀,給患者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

。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嚴重時可肢端壞死

,從而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加重生活的負擔。

3、基本診斷

植物日光性皮炎主要依靠臨床診斷

,因此詢問患者的職業和戶外史及

接觸植物

或植物提取物是本病診斷的關鍵

。國內對本病

的誤診報道見於

溼疹

血管性水腫

、系統性紅斑狼瘡、

接觸性皮炎

等。

在國外,本

病需與單純皰疹、

接觸性皮炎、面板幼蟲移行症等相鑑別。植物日光性皮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溼敷、區域性外用類固醇

和非甾體類抗炎藥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植物日光性皮炎輕者可痊癒,

重者可遺留色素沉著

、瘢痕、併發肢端壞死,甚至死亡。

瞭解植物日光性皮炎的誘發因素,應加強宣教,以此預防本病的發生

1、職業與季節

我國植物日光性皮炎好發於農民和春夏季

,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首先,春夏季是我國農作物逐漸成熟的季節,

農民勞作時間增多

,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日光曝曬的機率。其次,

有研究表明我國紫外線指數夏季最高

,春秋季次之,其從4月開始增加,6至8月達到高峰,9月開始下降

,本病的季節性與我國紫外線時間分佈情況基本一致

另外,有研究發現

高溫和面板溼潤

也會增加光毒性反應,

我國春夏季氣溫普遍增高

,農民勞作時顯性出汗明顯增多,

也可能促進本病的發生

。對於農民、農林園藝工作者、

調酒師等易接觸光感性植物的職業

,應加強宣教,

儘可能的預防本病的發生

2、誘發植物與地域性

從經度看,

我國紫外線指數從西至東逐漸減弱

,但東部地區發病率較高,考慮與多種因素相關。

首先,東部地區降雨量可能較多

,植被相較於中西部豐富。

此外,有研究顯示我國東中西部地區衛生資源配置存在差異

,東部地區衛生資源規模大且配置效率高;

中部地區衛生資源效率低但上升較快

;西部地區資源配置總體下降且效率不穩定。

由於東部地區

氣候條件、經濟發達、交通便利

,醫療資源配置相對更優,患者就診意識更強等因素,

促使本病以東部地區報道較多

。本研究主要納入文獻報道的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

國內病例多以住院為主

,病情相對較重且較典型。

但輕症患者門診就診情況不明確

,因而本病的地域分佈差異性,

需要我國多中心更大樣本量的資料進一步統計分析

。灰菜屬於藜科藜屬,藜屬被認為是藜科中最大的屬種之一,

主要生長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灰菜為一年生草本,

高30~150釐米。

比較東中西部不同地區植物種類,藜科誘發植。日光性皮炎患者主要集中於東部地區,

考慮與地域間的醫療水平、經濟水平、就診意識等相關

。莧菜、油菜、木耳、薺菜、芹菜、菠菜等亦可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也應引起基層面板科醫師的重視。此外,

誘發本病的芸香、地膚、蒲公英、竹黃亦可藥用。

兒童戶外玩耍、園藝等均有可能接觸巨型豬草,從而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無花果是桑科榕屬,在世界溫帶地區被廣泛種植,補骨脂素和5-甲氧補骨脂素主要存在於樹葉及樹枝中,一般不存在於成熟或未成熟的水果中,多種接觸途徑均可增加致病率,如園藝人員無防護措施修剪枝葉、使用湯劑治療潛在面板病、人工美黑等。

瞭解植物日光性皮炎的誤診情況,該病不屬於常見性面板病,需警惕

將植物日光性皮炎診斷為過敏性皮炎最多

,其包括特應性皮炎和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是接觸過敏原引起的面板反應。

此診斷範圍較廣,

包含疾病種類較多。由於植物日光性皮炎

不屬於常見性面板病

,部分面板科醫師可能對本病了解較少或診斷時難以迅速考慮本病,

因而問診時缺乏詢問植物

、日光接觸史的意識,

以致診斷不能十分精確。

以獲得性多見,

常見於面板鬆弛部位如眼瞼、口唇等

,皮損為侷限性腫脹,消退後不留痕跡,可反覆發作。

植物日光性皮炎亦可出現口唇及眼瞼腫脹

,但雙手背水腫屬於非疏鬆組織,且皮損可進展並出現

壞死、潰瘍、色素沉著等

,因此在接診時需注意患者面部以外的皮損,詢問既往有無類似發病史及反覆發作頻次等情況,

儘可能的減少誤診的發生。

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於青中年女性

,面板受累見於80%的患者,面板有光敏性,皮疹通常始於頰部和

鼻樑部,可伴水腫

植物日光性皮炎面部皮損

與系統性紅斑狼瘡有相似處,但系統性紅斑狼瘡可伴

口腔潰瘍、關節痛、尿蛋白異常

、血液系統異常等,完善自身抗體等相關檢查後

可鑑別

結語: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應避免接觸可疑光感物質並注意避光,治療時儘量避免使用光感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類藥物如萘普生、吡羅昔康、布洛芬、酮洛芬;四環素類藥物如四環素、強力黴素、米諾環素;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抗瘧藥如氯喹、羥氯喹;利尿劑如氫氯噻嗪。

TAG: 性皮炎日光植物本病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