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很多字東倒西歪,如何理解其中的美感?

由 北研滿 發表于 娛樂2021-12-13

我認為不破壞美感,是正常現象。形成這樣的風格有三個原因:第一、形成方式上的特殊我們都知道王羲之的聖教序其實是當年唐太宗命令懷仁和尚集字而成的。集字的特點就是擷取種種作品中的某一個字,然後將這些字組合起來,成為一篇書法作品。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導致字與字之間氣息的不連貫、不通暢的地方。

因為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其氣息應該是一致的、連貫的。而每一個書法作品又與其他書法作品的氣息、韻脈是不一樣的。正如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脾氣、性情。從每一個書法作品中抽取一點,然後組合成整體的書法作品,必然又有不通順、氣息不一致的地方。這些不通順、奇怪的地方,其實就是讓人感覺東倒西歪的原因。假如一幅字,整體上的取勢就是歪一點、斜一點的,那麼人們反而不會感到這個字是歪的,或者這個字是傾斜的。所謂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就是這個原因。感覺字型傾斜、東倒西歪,就是因為這個字和其他字取勢不一樣造成的。因為有變化才會感覺差異。如果都是一致的風格、取勢恐怕也不會覺察出來有多少變化吧。但是,這又是集字所無法避免的。相較於其他集字作品來說,這篇集字聖教序已經算是集字最高水平的代表了。懷仁其人本身的書法水平就很不錯,所以在集字的時候,更能體會書寫者書寫的意圖,整體上做到了近似“渾然天成”,實屬不易了。

第二、字型和書風特色集字聖教序所採用的書體是王羲之的行書字型,而行書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靈活多變,富有變化。所謂的東倒西歪,其實就是書法上面說的整體取勢是傾斜的,追求險絕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所謂寫好字就是要一板一眼的書寫。很多人在教育小孩子寫字的時候也是說要一撇一捺,橫平豎直的書寫。其實我感覺這樣教育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在書法上就有用很大問題。因為如果真的把字寫得過於橫平豎直,其實又死板了、僵硬了很多,就談不上書法的美感、變化了。而我們知道,王羲之的書法風格是靈活多變、飄逸瀟灑的,因此,其人其書絕不可能四平八穩,這樣寫既沒有趣味,又毫無生機可言。

第三、獨特的時代追求我們都知道,聖教序在本質上來講,是王羲之書法的再次創作,而且這兩次創作(王羲之的書法是第一次創作,懷仁集聖教序是第二次創作)的時期都處於中國歷史上文化大發展、繁榮的時候。魏晉時期,各個小國、朝廷紛紛林立,互相之間戰爭不斷,因此很像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思想上面的開放、繁榮促進了中國文化在這一期迸發出了生命力,魏晉時期也成為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轉折時期。中國文化的自覺,尤其是中國書法藝術的自覺,就是在這個時期之內發生的。

而盛唐高度統一和繁榮的格局、氣魄,讓文化呈現出不一樣的局面。由此帶來文化上的第三次繁榮。而且,經過這兩次淬鍊,創作出了這篇行書名作——聖教序,這是兩種文化的融合,也是兩種時代精神碰撞的產物,其中的美感自然是體現了魏晉以來魏晉風骨中慷慨激揚的一面,以及盛唐卓越豪邁的氣魄。

這兩種精神其本質就是創新,不甘於四平八穩,勇於突破和創新。因此,在字型結構上,魏晉時期和唐代的書法較之於其他時期有很大的變化和不同。尤其是唐代,出現了工楷,更加講究創作上的法度嚴謹,出現了面貌迥然不同的四家楷書以及狂草藝術。所以,如果從這個層面上理解聖教序的結構取勢力,也就容易了。

TAG: 集字聖教序書法作品書法取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