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蘇軾:苦難之後,最怕那一抹柔情

由 朵朵奇葩涵菡 發表于 娛樂2021-12-11

蘇軾,

他情深義重,“十年生死兩茫茫”

他豪氣如虎,“左牽黃,右擎蒼”

他瀟灑不羈,“一蓑煙雨任平生”

有人說,蘇軾是離我們最近的詩人。人生中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引用蘇軾的詩句,我想,這是因為他經歷的挫折,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吧。

後人贊他豁達,卻不知他曾經比誰都用力地活著……

蘇軾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1057年,20歲的蘇東坡進京趕考。

主考官歐陽修看了他的試卷,驚歎不已:“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那一年,這個叫蘇軾的毛頭小子,一出場就驚豔了整個大宋。

幾年後,他帶領眾人遊覽西湖,喝著甘美的酒水,賞著大好風光,他大筆一揮,又是傳誦千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

那時候的他,意氣風發,對未來充滿信心。

雖然此時的世道已經大不如前。

這時,從老家傳來了一個噩耗——妻子王弗因病去世。

好像也是從那一刻起,蘇軾感覺自己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妻子的死差點選垮他,他整日整日的守在墓前,以淚洗面。他放下筆,放下心中的理想。這一放就是整整三年。

公元1068年,蘇軾續絃。

新娘是髮妻王弗的妹妹,王潤之。

和蘇軾結婚的時候,王潤之已經21歲了,在那個時候屬於大齡剩女。

和表姐不同,王潤之溫和善良,對於蘇軾更多的是崇拜。

可以說,她是蘇軾幾任妻子中最平凡的那一個。

但是,她性格溫潤,相處起來很舒服。

2。

沒過幾年,蘇軾又迎來了人生第二次挫折——烏臺詩案。

1079年七月,蘇軾從名聲日隆的文壇巨匠,變為階下囚。

在御史臺的大獄中,他度過了艱難的103天。

為了讓蘇軾招供,主審官對他嚴刑拷打,甚至是羞辱。

經常是連夜提審,五大三粗的暴徒都招架不住,更何況蘇軾只是一介文人。

而肉體上的折磨比不上精神上的一分一毫,尊嚴被一點點磨滅。蘇軾一度覺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盡頭……確實,歹毒的新黨們也有意要置之於死地。

人到中年,蘇軾第一次想到了死。

他把自己常吃的青金丹藏在獄中,哪天忍不住了,就吞下去一死了之。他還寫了兩封信,交給獄卒。叮囑他,我死後,務必交給我弟。

然而,他沒死。

自他入獄之後,蘇軾在朝廷上的朋友,杭州的百姓,他的父兄,甚至連政敵王安石都替他求情。遠

在他鄉的妻子王潤之,驚聞此事,急中生智,連夜將蘇軾的手稿一把火燒掉。

事實證明,她這一情急之下的舉動也救了蘇軾一命。

元豐二年,蘇軾平安出獄。

這一年,蘇軾44歲了。

他驚訝的發現,自己的人生不知不覺中已經走了一大半。但是走到這一步,他一事無成。功業未立,修行尚淺,沒有作品可以傳世。

他又收到了一個訊息——作為懲罰,他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此時的蘇軾,已經被泯滅了年少時的書生意氣。看著自己斑白的兩鬢,他一心只想回到妻子身邊。

兩個月後,他終於與妻子重逢。

妻子的笑容,還像以前那樣溫暖。不像其他人,自從他出事之後,就一改往日嘴臉,避之不及。

蘇軾:苦難之後,最怕那一抹柔情

蘇軾問自己:人這一生,究竟在追求什麼?

他都想明白了:要陽光,要空氣,要美食,要愛。

這樣,就夠夠的了。

就像乾裂已久的大地得到甘霖一般歡快,他拉著妻子的手,寫下了感人肺腑的詩句:

《浣溪沙》

風捲珠簾自上鉤,蕭蕭亂葉報新秋。

獨攜纖手上高樓,缺月向人舒窈窕。

三星當戶照綢繆,香生霧縠見纖柔。

“風兒吹的珠簾搖晃,窗外是蕭蕭落葉。

秋天到了,我們乘著涼意一同登上高樓。

月下,你的側臉格外親切。從未有過任何一刻,像我現在這樣愛你。

人到中年,漸漸明白:金錢,功名,這些都不重要。愛,才是能伴我終身的。”

蘇軾:苦難之後,最怕那一抹柔情

3。

在黃州,蘇軾很快面臨一個大問題——沒錢。

黃州是個荒蠻之地,放眼望去,田野上沒有莊稼,只有密密麻麻的蝗蟲。

一家人常常餓肚子,三天兩頭的生病。有陣子餓的沒辦法了,蘇軾帶著兒子每天早晨對著太陽大口吞吐,名曰:食太陽之精氣。

沒得吃了,就在自家東面的山坡上開荒,戲稱自己為“東坡居士”。

其實,是真沒辦法。估計蘇軾心裡也是苦吧,混了大半輩子,讓家人跟著一起餓肚子,這是一箇中年男人心中最大的脆弱。

這一點,王潤之看在眼裡。

蘇軾:苦難之後,最怕那一抹柔情

每當蘇軾煩悶時,妻子就會不知從哪裡,端來一壺酒。對他說:你一天到晚悶坐著,有什麼用?我弄點酒給你喝吧!(“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不時之需。”)聽了這話,酒痴蘇軾不禁喜笑顏開,釋然不少。

一個女人,從大家閨秀到官宦人婦,最後淪落成耕煮農婦。心中不會悽楚嗎?一定會,但她知道,蘇軾比他更苦,所以她怎麼著也得擦乾眼淚,給他笑臉。

所以蘇軾一生中最困苦的25年,幸虧有了王潤之。

一次,王潤之過生日,蘇軾為她放生魚群祈福。並作《蝶戀花》,詞中有一句“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就是讚美王潤之把他和王弗的孩子視為己出。

她安靜,美好,從不嫉妒。甚至,蘇軾在王弗死後十年,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詩句時,她絲毫不怨恨。反而是對這個男人的深情敬佩不已。

對蘇軾而言,王潤之就是世上最美好的女子。就像江南畫卷那樣,江山秀美,溫潤大方。

公元1085年,哲宗皇帝即位,時年9歲。

皇后臨朝聽政,一向賞識蘇軾的皇后,召回了蘇軾,就職翰林學士。

隨後,蘇軾又多次被貶。

而王潤之還是那個王潤之,她不驕不躁,在他身邊。

八年後,王潤之去世,享年四十六歲。

從始至終,她都像一個安逸的掃地僧人,有家,有家人,這樣就知足了。

蘇軾這一生,究竟有多愛這個妻子呢?

公元1101年七月,蘇軾病重。

臨死前,他叫來了三個兒子,囑咐他們:死後將我與妻王潤之合葬於由家附近的山麓。

十天後,蘇軾離開人世。

後人們按照他的意願,把他和王潤之葬在一起。

生不能共老,死當同歸。

足以表明,王潤之在蘇軾心目中的地位。

蘇軾:苦難之後,最怕那一抹柔情

蘇軾:苦難之後,最怕那一抹柔情

4。

我們把日子過的太苦了。

小時候家裡窮,覺得吃不飽是最痛苦的。後來辛辛苦苦賺錢,幾十年後終於有點錢了,心裡也還是悽惶。

其實,眾生皆苦,總有能苦中作樂的事。

比如蘇軾這一生,三次失去至愛,一次入獄,多次被貶,貶謫途中,小兒子夭折……。他一生擔任過30多個官職,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他的心中裝著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在那個黨爭不斷的時代並不討喜。一群得勢小人,一天到晚想著怎麼幹掉他。所以總是遭人排擠,陷害。

按理來說,他最有理由就這樣喪下去。但是,他沒有。一方面是他豁達的心境,另一方面,他總是會在最困難的時候,嚐到一點甜。

蘇軾:苦難之後,最怕那一抹柔情

蘇軾:苦難之後,最怕那一抹柔情

人這一生,最怕苦難之後那一抹柔情。

北島說:有了愛,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一切死亡都有回聲。

有了愛,你開始和這個世界和解。因為你知道了,五味雜陳,才是一道好菜。

於是漸漸豁達,變得溫柔,也變得寬容。

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拜訪隱退的“老夥計”王安石。

兩人恩怨二十餘載,大大小小的爭鬥侵軋。到了這個時候,都化為烏有。

兩位老人談天說地,飲酒談詩,心裡都暗暗佩服對方的才學。一個月後,蘇東坡返程。王安石對讚歎連連: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他原諒了王安石,也原諒了命運。

或許,正是王潤之的溫柔,拯救了他。

愛情,大概就是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吧!

TAG: 蘇軾王潤妻子被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