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這些“大灣區的哥哥姐姐”為什麼一直被人想念

由 當代生活報的部落格 發表于 娛樂2021-12-11

這些“大灣區的哥哥姐姐”為什麼一直被人想念

這些“大灣區的哥哥姐姐”為什麼一直被人想念

本報記者 覃江宜

前兩天,一臺老牌港星薈萃的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成了當晚最吸引眼球節目,謝霆鋒的粵語主持,林子祥的鐵肺柔情,趙雅芝、李若彤、溫碧霞、陳松伶同臺合唱,成功勾起一波“回憶殺”。

這些天,在熱門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裡,最吸睛的也是陳小春、張智霖這幾個“大灣區哥哥”,當“山雞哥”和“Laughing哥”攜手唱跳,不知多少網友喊出一句“活久見”和“爺青回”。

如今“流量明星”幾乎淪為貶義,一大批觀眾卻沉溺於“大灣區哥哥姐姐”的魅力中無法自拔。這個場景,或多或少對映著我們對那個風華絕代香港故事的懷念。

1

那麼多年了

他們還在審美高地上

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到第二季,口碑其實已經崩壞了,那些聲稱要活出自己的姐姐們,到頭來還是迎合大眾想象,變成了循規蹈矩的姐姐。反倒是接棒出場的《披荊斬棘的哥哥》,開播後持續霸屏,混成娛樂圈人精的哥哥們,生生把節目變成了“大學兄弟會”,展示著既熱血又陽光的中年生活。

人們為什麼喜歡以陳小春、謝天華為首的“大灣區哥哥”,原因莫過於一個字:真。

他們的佛系是真的,別人上節目是志得意滿,“大灣區哥哥”是重在“划水”。其他組合早早開始內卷,“大灣區哥哥”卻動不動就想躺平;他們的努力也是真的,看到對手火力全開的時候會相互打氣一起拼命,明明嘴巴上說著不想加班,轉過身去就賣力學習各種陌生技能;他們看上去的“痞”是真的,表現出來的“憨”也是真的,就是這種反差抓住了觀眾。

當然了,人們愛這群老男孩,大多也是因為情懷的濾鏡,那些被港產片、TVB、粵語歌佔據過的青蔥歲月,已經變成熠熠生輝的人生回憶,看這些熟面孔在鏡頭前晃晃悠悠,總是忍不住讓人腦補一些經典劇情,直接讓人夢迴TVB叱吒風雲的黃金時代。

有“大灣區哥哥”在綜藝節目裡的高漲人氣,就有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的同聲喝彩,好像一夜之間媒體們都發現了高質量的“流量密碼”:當“鐵肺歌神”林子祥把經典粵語歌曲《敢愛敢做》唱得蕩氣迴腸,謝霆鋒的粵語主持讓萬千網友聽得痴迷,很久沒有唱粵語歌的王菲唱出“月光光,照地堂”;當年過六旬的譚詠麟和鍾鎮濤像18歲青年一樣唱唱跳跳,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的趙雅芝、李若彤、溫碧霞、陳松伶共唱一首《月半小夜曲》,有些既熟悉又遙遠的東西,悄悄在人們心底被點燃。

原來,都那麼多年過去了,“天宮”已經懸掛天際,“天問”已經降落火星,娛樂圈的“小鮮肉”來來去去,“大灣區哥哥姐姐”們依然佔據著審美高地,港片港樂依舊是牽動人心的聲波光影,那個風華絕代的香港故事依然讓很多人念念不忘。

2

明星打工人

人生故事遍佈荊棘

我們為什麼長久地鍾情這些大灣區男女,大概在於他們身上的那種真實、謙卑、努力,還有盡過人事後的隨遇而安,正是內地娛樂圈稀缺的品質——流量至上的年代裡,誰都可能一夜爆紅,誰都可以一朝涼透,但熱搜榜上的“頂流”,又有幾人具備過去港星們那種千錘百煉的業務能力、摸爬滾打的職業素養,以及跌倒再出發的勇氣呢。

回首“大灣區哥哥”們走過的演藝人生,那是真正的披荊斬棘:出身貧寒的陳小春打過各種零工,混過工地,當過茶樓服務員和理髮店學徒,然後才在TVB舞蹈訓練班開啟了藝人生涯;謝天華混過組合(沒幾年就解散了),參演過大熱電影《古惑仔》(鏡頭卻寥寥無幾),得過“歌神”張學友青睞(音樂劇《雪狼湖》的男二號也沒把他捧紅),默默打拼幾十年終於借港劇《潛行狙擊》中的“Laughing哥”翻紅;更坎坷的是“黑仔王”梁漢文,首張專輯銷量慘淡僅賣出500張,炒股虧到愛車被拖走房子被拍賣,妻子還被查出身患癌症……50歲的他依然在舞臺上樂觀又大方。

“大灣區的姐姐”們,也是真正的乘風破浪:TVB最年輕的視後蔡少芬,她和母親之間的狗血故事簡直就是一本血淚史,北上發展後,蔡少芬一步步打開了內地市場,《甄嬛傳》裡她的表演絲毫不弱於女一號孫儷;《延禧攻略》最出彩的人物也許不是女主角“魏瓔珞”,而是佘詩曼的“繼後”,就算現在她只有配角可演,可是每一個角色都是光彩照人的;年過四十的女演員本來機會就少,更別說是背井離鄉重新開始,視後胡杏兒不介意身懷六甲站上內地綜藝與幾十個年輕演員PK演技,自食其力、敬業獨立的港女氣質溢位螢幕。

縱然港娛的黃金時代早已逝去,港女港仔們依然積極求變。從明星到打工人的轉身,他們從不拖泥帶水,拿得起,放得下,品得了珍饈,吃得下盒飯,那份專業為先的泰然自若,正是當年盛極一時的香港娛樂圈的基本準則,也是當代藝人最應該學習的寶貴一課。

3

港風吹啊吹

人們到底在懷念什麼

這些“哥哥”“姐姐”的背後,是一個早就式微的香港娛樂圈,但人們回望這些昔日偶像時,港風總能夠悄悄“復興”——時尚圈正風行的“又純又欲”,難道不是港星上個世紀就玩剩的嗎?當時他們的穿搭現在看起來依然時尚,而千篇一律的瘦臉磨皮美白,抵不過港風裡的復古濾鏡,社交網路上的年輕人忽然又愛上了斑駁的年代感。

新一代觀眾好奇打量著上世紀末的“遺蹟”,老一輩人的精神座標,依然在燈火輝煌的東方之珠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便是對他們來說,也很難解釋“港味”到底是什麼,這種認知是感性的,可能只是一種腔調、一種氣質,甚至是一幅畫面、一句旋律。

最經典的港味當然在香港電影和粵語歌曲裡,那是王家衛鏡頭裡人來人往的街頭和高低錯落的霓虹燈牌,也是周星馳故事中那些既癲狂又悲憫的小人物和無厘頭,還是《古惑仔》和《笑傲江湖》裡的兄弟義氣、俠骨柔情。不知多少人專門去搭港島線,只為了聽到廣播報一句:“下一站,天后。”多少人用蹩腳的粵語唱出過《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把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這些作品成就了香港文化的繁榮與生動,也將“港味”定義為一種獨特的美學格調。

更重要的是,人們發現記憶中的“港味”從來就不懸浮於生活,令人難忘的不僅僅是那些電影和金曲,還有譚詠麟、張國榮一年能開三十多場演唱會的搏命,劉德華、張學友等人在叱吒樂壇十大金曲頒獎典禮上的“神仙打架”,TVB臺慶上大耍雜技“空中飛人”的港姐張曼玉,大揮金鞭的“功夫小哥”苗僑偉,在特技動作中遍體鱗傷的成龍和謝霆鋒……

那時娛樂行業還不知何謂“流量”,藝人也是一份普通工作,激烈競爭下拼的都是實打實的努力,所以罕有一炮而紅的神話,多的是德藝雙馨的巨星。同為忙忙碌碌“打工人”,你看他們登臺謝幕,親切得就像看另一個自己每天上班下班。

4

融入大灣區

重寫“獅子山精神”

不管人們如何看待“港味”,但對於香港人自己來說,它關於歷史往事的追憶,關於自我定位和思考、地域文化與價值的自省。也許正是在資源匱乏、競爭激烈的高密度空間,才逼得所有人都要爭分奪秒、拼命搵食,由此早早定義了“務實敢拼”的香港精神——現在,它也需要重新詮釋,再度出發了。

回過頭看,港式雞湯有不合時宜的部分,“做人最重要是開心”,可是開心不能填飽肚子,苦中作樂和阿Q精神只有一牆之隔。新世紀的香港娛樂圈往往在理想和現實之中進退失據,就像陳木勝離世後,港媒哀嘆:“一個香港警匪片的時代落幕了”;吳孟達離開後,人們又嘆息:“一個屬於香港電影金牌配角的年代結束了”——有沒有發現,情緒大多來源於傷感的告別,漁舟唱晚的香港電影早已無力抵抗時代浪潮的拍打,一度風靡華語圈的香港流行文化也逐漸丟失了競爭力。

仍然有些金句不會過時,“做人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所以各行各業的精英開始突圍北上,一批香港導演、演員就成為內地電影產業的齒輪,在晝夜不停的工業線上運轉。也有人像老一輩的許鞍華和新生代的麥浚龍,守候在老地方,不斷挖掘新角度。

有人認為,香港有趣的地方在於“異質性”,容易產生衝突,碰撞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考角度,也都有不同的文化意義,以及文化的趣味。那麼,融入大灣區的香港還有多少可能性?風華絕代的“大灣區哥哥姐姐”們身後,還會有多少“弟弟妹妹”們亦步亦趨?那些我們懷念的港味,還會有新的呈現方式嗎?

我們始終相信,那個“努力奮鬥就能創造奇蹟”的黃金時代還會到來。畢竟人們沒有停步,正如《獅子山下》唱過的,“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一切都已改變,一切又都一如既往,就像《甜蜜蜜》裡張曼玉對黎明說過的:“哩度喺香港,有咩唔可能啊!”

TAG: 大灣哥哥香港港味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