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未參加科舉連舉人都不是田文鏡,何以列雍正朝七大寵臣之一

由 木森看娛樂 發表于 汽車2021-12-13

雍正朝的寵臣中比較公認的有胤祥、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李衛、鄂爾泰、張廷玉七人,對於第八人肯定有,但在“公認”角度肯定不如前七位認可度高,屬於個人見解了。

(1)並非只有李衛一人善終,題主的提問是錯誤的

七大寵臣中年羹堯、隆科多都沒有得善終,二人都因是“武將”且性格狂勒不羈,基本是皇帝都要殺之。有人說雍正刻薄寡恩,但要看跟誰比,跟朱元璋比那就有恩多了。而且二人不知進退也是招致不能善終的根本。

當然,跟康熙比那就無恩多了,但不要忘記,康熙作為清朝皇帝中“最縱容”貪腐的皇帝,其問題比較多。當然,康熙朝有其特點前半段皇朝不穩,後半段特別是晚期就是不足了。

在七大寵臣中,胤祥、田文鏡都死於雍正朝且善終。由此,我們可以說,雍正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刻薄寡恩。相反,他的兒子乾隆,卻並非後世描摹的那樣,屬於“仁慈”的君王。因為,雍正朝另外三位寵臣,雖然沒有被殺、被廢,但實際上張廷玉活著的時候屢受打擊;鄂爾泰、李衛死後沒有的好。

李衛、鄂爾泰、張廷玉三人分別死於乾隆三年、十年、二十年。

鄂爾泰和張廷玉雖然屢受打擊,特別是張廷玉最後幾年經常被乾隆拿出來敲打敲打,但政治人物“被皇帝敲打”算啥?基本算是善終了,其壽高83歲,且死後仍是入太廟成為清朝唯一一位漢臣。

鄂爾泰死後,也是被開除陪祀地位。在七人中,我們主要談談田文鏡,這位舉人出身的封疆大吏。

(2)田文鏡窩囊的61年與奮進的10年

田文鏡生於1662年即康熙元年,卒於1732年即雍正十年,是“七大寵臣”中歲數最大的一位。田文鏡是一位監生,也就是擁有了秀才資格,可以直接參加鄉試的這批人的稱呼,一般是透過祖宗功績、花錢等方式,為了加快科舉程序速度,採用的一種“捷徑”。

前者被稱為廕監,後者被稱為捐監,皇帝還可以特許入學者被稱為恩監。這些國子監的學生一般都是“八旗子弟”。田文鏡屬於漢軍正藍。也就是祖先的恩蔭。

21歲(1683年)時,他以“監生”的身份(也就是沒有參加科考直接去做官了)出任縣丞,二十年來從八品福建長樂縣升為五品直隸易縣知州(1705年,43歲)。

1706年,回京任了吏部員外郎,11年後,李衛花錢也買了個員外郎當當。可見,田文鏡官運實在太差。但因為1716年巡視鹽政建議得當,便於1717年被轉任內閣侍讀學士。成為皇帝身邊的人。

1723年,山西發生災禍,巡撫德音瞞報災情,田文鏡在該年授命去華山祭奠,回京之後就告知一路所見所聞的實情。雍正見其現象批駁妥當、針對問題所提主張又較為滿意,因此命其“代理”即署理山西布政使。由此,田文鏡集三十年“怒火”於一身充分展現了“治理地方”的能力。

雍正對其寵信有加,別人罵他不聽、誰參他治誰殺誰,還為他專門設立“河南山東總督”一職。

田文鏡善終於雍正朝,乾隆朝其名譽雖被打擊,但也未被打翻在地。

因此,也是善終的一位。而且,此人因為沒有參加過科舉,其治理特點就是:只聽上級命令、交辦的事一往無前,又因為長期在基層工作,因此善於揣摩上司心理、權鬥思維非常明顯。

總而言之,就是雍正交代的事兒,他是雷厲風行,不管你是誰阻攔我幹事兒就是不行。

這種人在和平時期不容易成功,但在變革時期,則因為“敢破敢立”、政績外顯容易且多,反而可以很快獲得成功。

TAG: 田文鏡雍正善終鄂爾泰張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