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那些隱藏在飯桌上的“毒物”,你都知道嗎?

由 益裕治達 發表于 汽車2021-12-11

提到中毒,愛看電視劇或者偵探小說的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砒霜了,學名三氧化二砷。這種沾一丁點就立刻把人送西天的毒物,真是想離它有多遠就多遠。

然而,你以為毒物總是呆在化學實驗室裡嗎?

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有毒物質,就有五大類。其中,還有比砒霜的毒性強68倍的物質——黃麴黴毒素。

毒物離我們並不遠,或許就隱藏在家裡的飯桌上、儲物櫃中。如果對有些食物處理不當,它們就會變成兇惡的殺手。

為了避免食物中毒,來跟我一起了解這些有毒物質吧。本文還附帶“防毒攻略”,請小心儲存。

細菌性食物中毒

時不時會聽說,誰誰誰吃錯東西了,食物中毒送醫院了。這大多指的是細菌性食物中毒。

如果我們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就會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肚子痛、大便呈水樣等,嚴重者可致休克。

還有一種細菌毒素叫肉毒桿菌,能分泌強烈的肉毒毒素。這種毒素會造成特殊的神經中毒症狀,致殘率、病死率極高。

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動物性食物,尤其是肉類和熟肉製品。主要分以下三類:

★ 醬滷肉製品

★ 燻燒烤肉製品

★ 燻煮香腸火腿製品

其次是變質或病死的肉類、奶類、剩飯等。

要預防細菌性食物,生活中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1. 防止食物被細菌汙染

肉類防止生熟交叉,避免接觸汙染物,如飯前需洗手,特別是小孩子總喜歡用手拿食物吃,更應該把手洗乾淨。

2. 控制細菌繁殖

及時和正確冷藏、冷凍食品。

3. 高溫殺菌

動物類食物儘量煮熟煮透,才能徹底殺菌。

黃麴黴毒素中毒

在刑偵戲裡常常提及的氰化鉀,一旦接觸面板的傷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即可中毒死亡。多麼微量呢?請看下圖:

但是,黃麴黴毒素急性中毒的毒性卻比氰化鉀大10倍。

我國規定,大米、食用油中黃麴黴毒素的允許量標準為每公斤10微克,其它糧食、豆類及發酵食品為5微克/公斤,嬰兒代乳食品裡面更是一絲一毫都不得檢出。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黃麴黴毒素含量100~1000微克/公斤為高毒。

1微克有多重?1克等於100萬微克。

可想而知,此毒威力無比。其中,以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強,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質之一,可引起肝細胞壞死、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等病變。

黃麴黴毒素比較喜歡“賴上”糧油及其製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和棉籽等。

這種毒素比較耐熱,加熱到100攝氏度、20個小時也不能將其完全破壞,需要在280°C的時候才能使之裂解。

真是個難應付的對手啊!我們能做的,還是儘量不要“惹”它,重在預防,避免進食這種食物。

日常的預防措施主要有:

1. 避免吃發黴的食物,絕對不吃發黴的花生、花生油、大米。

2. 用鹼水清除毒素。

在鹼性條件下,黃麴黴毒素可轉化成一種溶於水的物質,於是,用鹼水可去除食物中的黃麴黴毒素。(鹼水又叫天然鹼,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鈉和碳酸鉀。)

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具有防腐性,可與肉品中的肌紅素結合而更穩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業被新增在香腸和臘肉中作為保色劑,以維持良好外觀;其次,它可以防止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的產生,提高食用肉製品的安全性。

但是,人體吸收過量亞硝酸鹽,會影響紅細胞的運作,使血液不能正常運送氧氣,導致口唇、指尖變成藍色,即俗稱的“藍血病”。嚴重時會令腦部缺氧,甚至死亡。

成人攝入0。2~0。5克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那些隱藏在飯桌上的“毒物”,你都知道嗎?

其實,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但在烹調或其他條件下,肉品內的亞硝酸鹽可與氨基酸降解反應,生成有強致癌性的亞硝胺。

如果食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醃製肉製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可引起中毒,嚴重時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要防止亞硝酸鹽、亞硝胺中毒,生活中要注意:

1. 蔬菜要吃新鮮的

應現做現吃,妥善儲存,防止腐爛。吃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溫下存放過長時間。

2. 醃菜要講究方法

醃菜時應多放鹽,至少醃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現醃的菜,最好馬上就吃,不能存放過久,醃菜時應選用新鮮菜。

3. 製作肉製品要合規

肉製品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用量要嚴格按國家衛生標準規定,不可多加。還要防止錯把亞硝酸鹽當食鹽或鹼面用。

4. 多吃新鮮水果

常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選擇新鮮的水果。少吃含硝酸鹽、亞硝酸鹽髮色劑的食物,如火腿、香腸等肉製品。

黑斑番薯中毒

番薯儲存不當時,容易受到黑斑病菌的汙染,導致番薯表面出現黑褐色斑塊。

那些隱藏在飯桌上的“毒物”,你都知道嗎?

黑斑病菌可以產生多種毒素,這些毒素可使番薯不僅口感不好,又硬又苦,吃進肚子裡還會傷害肝臟,引起中毒。就算是經過高溫蒸熟後也不宜食用。

中毒者大多發生在進食後數小時至數日,主要表現為鬧肚子、噁心、嘔吐、腹瀉等,嚴重者發高燒、四肢麻木、氣喘、抽搐等。

不過,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曾做過實驗,在病變部位(黑斑)一釐米外的薯肉,就已經檢測不到甘薯酮和甘薯酮醇等有毒物質了。

所以,大家也不必談“黑斑”色變,在生活中如果碰到長了黑斑的紅薯,只要把病變部位清除乾淨再食用,就基本沒問題了。當然如果更保險一些,不吃含黑斑的番薯便可。

預防黑斑番薯中毒的攻略是:

1. 不吃變硬、味苦的番薯和發黴的番薯幹。

2. 不吃黑斑及其附近的薯肉,就算是經過高溫蒸熟後也不宜食用。

3. 儲存番薯前,要將番薯皮曬乾,避免病菌繁殖,並存放在通風、乾燥、陰涼的地方。

有機磷農藥中毒

最後這種毒物不是食物自帶的,主要跟誤食有關,比如食用噴灑過農藥卻沒清洗乾淨的蔬果,觸碰農藥後未洗手便吃東西等。

那些隱藏在飯桌上的“毒物”,你都知道嗎?

因此預防有機磷農藥中毒,就是要杜絕誤食:

1. 蔬果食用前須洗乾淨,水果最好選擇削皮。

3. 噴灑農藥的作業人員吃東西前需用肥皂水清洗乾淨,不僅得洗手、洗臉,其他沾染農藥的部位也要洗一洗。

4. 農藥要保管好,單獨存放,器具專用,避免讓小孩子觸碰。

TAG: 毒素亞硝酸鹽中毒番薯黃麴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