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螟蛉之子”劉封的悲劇,劉備和諸葛亮為何一定置之於死地

由 流惠娛樂大派送 發表于 汽車2021-07-01

大家都知道劉備的四個兒子“封禪永理”,其中劉封是劉備的義子,也就是所謂的“螟蛉之子”,後面三個是親兒子。綜合來看,劉封的能力似乎是最高的,也立過一些軍功,但最後卻被劉備和諸葛亮聯合賜死。那麼劉封和劉備因何致於這樣的地步呢?是劉備多疑,心狠手辣給劉禪鋪路;還是劉封行事乖張,自取死路呢?

疏不間親

事實上,曹操和孫權同樣都有養子,或是已故的舊勳之後,或是打了勝仗,搶了別人老婆後,買一送一(這條基本針對曹操)。這些養子也都知道,自己錦衣玉食,或者是插手軍政沒有問題,但無疑是沒有繼承權。而劉封則不然。

劉備在荊州的時候,沒有子嗣,這個時候他歲數大了,但功名不就,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距離“興復漢室”的願望似乎遙不可及。這個狀態下,第一劉備當然希望有一個人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完成自己的夢想。當時正處於亂世,敵強我弱的態勢給劉備很大的危機感,說不定自己哪天就掛了呢。於是劉備很著急地選擇了劉封,提前打好預防針;第二劉備在這個時候頻繁和荊州的世家名流接觸,劉封作為“羅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成為劉備的養子,其中未必沒有政治方面的考慮。所以劉封本身有一定能量,也是劉備的預備繼承人,如果劉備去世,他將會成為這支孤軍的少主。

尷尬的是,也是在荊州的時候,劉禪隨後出生了。這樣一來,劉封這個預備的候選人只能靠邊站,給劉禪來讓路。畢竟二人一個是養子,一個是親骨肉,歷史上欲立養子為新君的例子幾乎沒有(其實也有,比如後梁開國皇帝朱溫),劉備也不能免俗。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漢中王,劉禪為王太子;不久劉備稱帝,劉禪為皇太子。種種表現證明,頭頭的位置肯定沒有劉封的份。

屢立戰功

相對於劉禪而言,劉封既有資歷又有軍功。劉備佔取荊州,攻打益州時,劉封和諸葛亮等人“溯流西上,所在戰克”;劉備和曹操爭取漢中,劉封隨之周旋驅使;“漢中之戰”取勝,劉封奉劉備的命令,和孟達一起攻取東三郡(西城、上庸、房陵),並駐守在這裡。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的說法,關羽勸劉備將劉封支到上庸,算是劉封的養老地,也掃除了他對劉禪的威脅。相對而言,東三郡也確實比較“自閉”,與漢中之間道路險峻(蔣琬曾經打算走水路進攻上庸,因為生病作罷,蜀漢方面認為這個計劃“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適合安置劉封這個尷尬的義子。

不過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當時天下未定,上庸作為蜀漢對曹魏的前線,也是一個發力點,可以和荊州方面合擊襄樊。劉封在上庸,擁有更多建立功勳的機會。如果劉備要壓制劉封,大可以把他放到別的地方,削弱他的影響力。所以此時劉備對劉封的態度到底如何,就要看讀者見仁見智吧。

“智熄操作”

劉封在東三郡,做出一系列看上去令人感到“智熄”的操作,這也是他擺在在臺面上的死因。《三國志》中一句話概括得非常好:“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

襄樊之戰

在劉備志得意滿,實力空前強大的時候,關羽發動了對曹魏的“襄樊之戰”,導致荊州老家被偷,自己兵敗身死;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又給孫權送了一波大的。自此蜀漢國力一落千丈,三足鼎立之勢形成。很多人認為,關羽之所以被殺,是劉封戰場抗命,見死不救的結果。其實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

“螟蛉之子”劉封的悲劇,劉備和諸葛亮為何一定置之於死地

首先關羽確實向劉封提出出兵協助的要求,但時機不對。關羽此時正在圍困襄樊,沒有落敗的跡象;劉封、孟達這邊剛剛接手東三郡,還需要軍隊壓制當地豪強的反彈。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二人拒絕出兵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關羽覆敗的時候,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決定回益州,而是率軍南下,打算再把荊州搶回來。這就錯失了最佳的逃命機會,被江東包成一個大口袋。這個時候要靠劉封、孟達從東三郡出發,南下給關羽撈回去,也不太現實。

“螟蛉之子”劉封的悲劇,劉備和諸葛亮為何一定置之於死地

欺逼孟達

劉封和孟達之間不合,或許是為了爭奪東三郡的主導權。孟達被逼得受不了,又因為關羽覆敗感到害怕(畢竟“不承羽命”),索性直接投靠曹魏了。孟達走了不要緊,他還帶走自己的部曲,又匯合曹魏的軍隊攻打東三郡。

這樣一來,東三郡內部實力大減,外部有來自曹魏的軍事威脅,局勢很快就控制不住。上庸豪強申耽的弟弟、被劉備封為西城太守的申儀反叛劉封,劉封丟了地盤,逃回成都。由此可見,孟達的叛逃、東三郡丟失都與劉封有直接關係。

“螟蛉之子”劉封的悲劇,劉備和諸葛亮為何一定置之於死地

“因此除之”

《三國志》記載,劉封回到劉備身邊,劉備只是責罵他一通,似乎並沒有殺掉他的意思。這個時候諸葛亮在一旁勸說劉備,劉封為人剛猛難御,恐怕會對劉禪造成巨大威脅。於是劉備將劉封賜死,還擠了幾滴眼淚。

這幾滴眼淚未必不是出於真情實感,但要說劉備處死劉封,完全是諸葛亮的建議,那並不現實。事實上,劉備作為一代雄主,是很有主見的人,他對諸葛亮並非言聽計從。小編以為,劉備早有處死劉封的意思,只是礙於尷尬的父子身份,借諸葛亮之口罷了。

“螟蛉之子”劉封的悲劇,劉備和諸葛亮為何一定置之於死地

“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劉封自殺前,說了八個字:“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即孟達曾經給他寫過的勸降信。其中可以總結出三點,足以作為劉封被殺的原因,說明劉備、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置之於死地。

一、劉禪的存在,導致劉封陷入尷尬局面。即便劉備相信劉封,劉封也忠於劉禪,也難免會有忠於劉禪的人迫害劉封;或者是心向劉封的政治投機者來找劉封。況且小編以為,經過逼走孟達、導致東三郡丟失一事,劉封對權力的熱衷已經暴露出來,成為劉備心上的一根刺。劉備由不放心孟達,派劉封監督,到“慮其剛猛”,或者這件事就是前後態度變化的轉折點。

二、劉封丟失東三郡,既失去安身立命之所,又給劉備處死他的理由,處境對劉封極為危險。

三、劉封本族人還在曹魏手中,如果他投降曹魏,還能夠繼承羅國的封國。這對劉封固然是多一條選擇,在劉備眼中反而成為劉封將來會叛變的一種可能。這種不安定因素,必須提前排除。

總而言之,劉封本無與劉禪競爭之舉,卻死於劉備和諸葛亮的“莫須有”的擔憂之下,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但是他的悲劇既有尷尬身份的原因,也是由其惡劣的性格、差到極點的政治嗅覺造成的。劉封的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咎由自取”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

TAG: 劉封劉備東三郡劉禪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