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社群15分鐘生活圈:更便捷 更安全

由 娛樂嚐鮮隊 發表于 汽車2021-06-04

銀杏樹下,薔薇叢旁,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大源社群的小院裡,老人們喝著壩壩茶、擺著龍門陣,孩子們過著家家,一派幸福景色。

73歲的老人張樹瓊說:“我們搬了新家,路是新的,牆面是新的,雨棚是新的,落水管、氣管、電線線路全都是新的。”

老人口中的“新家”實際上是他們的老家。他們2006年遷入大源社群,隨後的十年,城市快速發展,建築日新月異,社群卻年久失修,不僅外貌斑駁,而且牆體浸水、雨棚噪音、街道髒亂等問題長期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質量。

桂溪街道地處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新經濟中央活力區“三區疊加”的核心區域,新型產業叢集發展,高階人才在此集聚,逐步由一片農田發展成為成都的繁華區域。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成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桂溪街道積極迴應群眾所需所盼,著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6年,桂溪街道在充分走訪社群民眾需求後,啟動了農遷社群老舊院落改造計劃,老舊社群面貌煥然一新。

“成都夏秋季多雨,我們老年人睡眠淺,以前雨水落在鐵皮雨棚上響得不得了,經常睡不踏實。”張樹瓊邊說邊豎大拇指,“現在我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也越來越舒坦了。”

張樹瓊話語間,同桌的老人們紛紛點頭應和,如意生活如同汩汩清泉,流進了每一個大源社群人的心田。

以大源菜市為圓心,以步行十五分鐘可到達的範圍為半徑,農貿市場、醫院、學校、老年活動中心、購物中心、銀行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場所應有盡有。“如果居民想做什麼或買什麼東西,其他地方能解決的,‘15分鐘生活圈’都能解決,其他地方不能解決的,‘15分鐘生活圈’也能解決。”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大源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後全說。

新的小院讓居民住得更舒適了,“15分鐘生活圈”讓居民生活得更便捷了,智慧社群的建設更是讓居民住得更安全了。社群門禁全部換成了人臉識別和刷卡雙通行的智慧鎖,社群健身裝置全部換成了智慧健身裝置,社群容易發生安全隱患的地方全部安上了運用新技術的監控裝置。

近年來,大源社群不斷探索“社群自治+”的治理模式,夯實自治基礎,凝聚社群共識,促進自治共治聯通聯動,提升社群治理的動員力、創新力和融入力,正在形成以自治為基礎,具有高凝聚力、高認同感的社群治理新形態。

林美良是大源社群的老黨員。每月,她都會和退休老黨員、志願者們一起巡查社群。她說:“一方面,我們要檢查社群哪裡有問題,可以解決的我們就解決了,不能解決的就上報;另一方面,我們會詢問和記錄居民意見,然後上報。”在“林美良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群眾訴求被有效解決。一年時間,桂溪街道就梳理了14個方面的共52個問題,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107條。

在居民自發組織下,大源社群還有了一支應急救援志願隊,隊伍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醫院退休的老醫務工作者和現今在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組成。他們定期在社群開展義診,如果遇到急診狀況,也會第一時間趕到需要救治的居民家。

在應急救援志願隊的帶動下,轄區內的17家藥店和醫療機構被全部整合。今年起,大源社群展開醫療力量的培訓工作,推動了大批志願者取得紅十字會急救資格證,大源社群的醫療服務工作也正朝著統一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大源社群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居民們做的小生意越發紅火,他們也紛紛想辦法為社群發展出力。“我們會定期給社群裡生活有困難的家庭送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每到臘八節、端午節、元宵節等節慶日,我們商家也會聯合給居民送上節日美食。”大源社群的商家林先生說。

今年春節後首個工作日,成都召開動員大會,啟動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覆蓋居民收入、公共服務、城市通勤、城市更新等十大領域。大源社群抓住契機,推動社群品質向更高能級邁進。

社群院門外不遠,有一條以卡通音樂為主題的步行街。街上,有小朋友在卡通雕塑前拍照,有青年在音樂橋上彈琴,有學生在書店裡看書……步行街是這兩年改造的新街,街道透過營造多元的精緻生活空間和建設濃厚的文化生活空間,在為轄區商鋪提供更有利的營商環境的同時,也讓轄區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服務體驗。

在卡通音樂步行街對面,一條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步行街也正在改造中。不久的將來,六座茶文化天橋將成為居民讀書、喝茶的新休閒空間;圍著石桌石凳的壩壩茶攤將成為居民看川劇、看電影、看演出的新生活場景;“夢幻蘑菇”讀書屋裡,青少年將有更優質的閱讀空間,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隨著環境改善,大源社群正成為越來越多“蓉漂”的選擇,社群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是“蓉漂”。“最初住這兒是因為附近有很多產業園和科技園,後來喜歡上這兒,我就到社群來工作了。”大源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高雪說。

“我們將建設更優質的服務基礎吸引全球遊客到大源,讓他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我們也將營造更優質的宜居環境,讓‘蓉漂’從住下來變成定下來。”李後全說。

(本報記者 周洪雙 李曉東 本報通訊員 陳晨)

TAG: 社群大源居民桂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