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古代技術落後,人們如何對付傳染病?秦朝已經很科學

由 奪漸聊歷史 發表于 汽車2021-05-30

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次,幾乎成了常態。事實上,雖然戰爭中死人再正常不過,但是若遇到疾病尤其是傳染病如瘟疫等,死亡的人數會遠遠比戰爭中死人多很多。比如14世紀歐洲爆發的黑死病,前後共有幾千萬人殞命,比戰爭多太多了。

中國歷史上的傳染病也不少,光是瘟疫,就曾讓無數人因之喪命。據統計,從公元前674年至1949年,這2600多年的時間中,共記載有772年次程度不等的瘟疫,平均不到四年就有一次瘟疫。

比較有名的是公元217年的瘟疫,曹丕說過,當時北方死傷甚多,自家人和親戚都有損傷,一些士族大家甚至因此而衰落。我們所知道的建安七子,當時有五人就死在了那年的瘟疫中。要知道他們可不是普通人,醫療條件相對較好,平民百姓可想而知了。

那麼,古人面對瘟疫等傳染病,會怎麼處理呢?這裡,我們可以看看秦朝人是怎麼做的。

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許多竹簡,上面寫滿了字。經專家鑑定,這是戰國到秦始皇時期,關於秦朝的法律、文書、醫學、行政等的記錄,對於研究秦朝具有重要的額價值。

睡虎地秦簡中,就提到了當時人對傳染病的處理方法,具體來說,分為三大步驟。

第一步:預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即便是今天,疾病也是要以預防為主,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國,人們就這麼做了。《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某裡公士甲等廿人詣里人士五丙,皆告曰:「丙有寧毒言,甲等難飲食焉,來告之。」……甲等及里人弟兄及它人智丙者,皆難與丙飲食。丙而不把毒,毋它坐。

大意是說:某裡有二十人把同裡計程車伍丙送到官府,說丙口舌有“毒言”,大家不能和他一起飲食。後來官員審問了丙的年齡、籍貫、姓名、經歷等狀況,丙說自己外祖母當年有“毒言”,後來還論罪處理了。但是審定之後,官府認定丙並沒有“毒言”以及其他過犯。

這個例子很明確,說明當時傳染病“毒言”,大家發現疑似病例後,甚至會告知官府,可見當時人的預防意識很強。

第二步:確認

雖然傳染病很可怕,但是秦人也不是“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個”,他們也會根據標準,然後謹慎診斷。診斷之後,按照當時的法律,傳染病患者被視同罪犯,還會遷到其他地方。上述案例中的丙,他外祖母因為患有“毒言”,就被認為罪犯。

第三步:隔離

為了防止傳染更多人,秦朝設有專門的隔離地。上述案例中,丙的外祖母被確認後,認定為罪犯,流放其他地方。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中,有這樣一句話:城旦,鬼薪癘,可論?遷癘遷所。“癘遷所”也稱“癘所”,是專門隔離麻風病患者的地方。這種處理方法在當時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其目的就是防止傳染,拯救更多的人。

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秦朝人就已經像今天一樣,可謂是“先進”。(圖片來源網路,因無合適配圖,故而圖文可能不符,望見諒)

TAG: 瘟疫毒言傳染病睡虎地秦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