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由 冉冉社會 發表于 汽車2021-05-30

最近在熱劇榜裡,一直有《三十而已》這部劇,熱度持續不下。現在終於完結了。

一開始就牽動無數觀眾的觀眾的顧佳,大家都在猜她到底什麼時候離婚。情節有曲折才精彩,沒想到許幻山由於煙花廠出事故,被判了刑,蹲了監獄。婚還沒離成,煙花廠的爛攤子卻要顧佳來處理。愛情就是這麼有魔力!

王漫妮也是位女強人,為了生存努力奮鬥,掙扎在道德與慾望裡。俗話說,再亮的金子也需人發現。這不,王漫妮幸運地被貴人扶持,終於踏上出國留學的求學之路,也是頗感欣慰。話說,現在的經濟下,10萬就能出國留學了嗎?

鍾曉芹的故事結局就很美好啦,一直想出書的她,終於獻上第一部作品。很神奇地拿到了百萬版權費,160萬啊!走,揮霍去!前夫更是一改形象,曾經的婚姻冷暴力陰影全無。真實“虐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看懂,掌聲!

來總結一下這部劇。一開始劇情以“現實”之名鋪墊劇情;中間就各種矛盾和各種狗血劇情來瓦解掉一切“現實“;結局,索性告訴你,女性在兩性關係中的問題中被牽絆束縛的,就是你的“三十而已”。

又一部被戳破的現實主義泡沫的國產劇,吃瓜群眾熱議最多的是:“大婆”如何對付“小三”。

開始的美好觀劇意願和結尾的出乎意料,網上吐槽也是情理之中的。

一部宣傳“寫出這個時代的女人,生龍活虎的漂亮姿態”的劇,打著30+女性有多種可能,但是林有有全身而退,一路自我降維的劇情,就已經可以判編劇”死刑“啦。這哪是“女性主義題材”,這不就是日常的“消費女性題材”嗎?

01

那些你不知道的真實

《三十而已》這部劇是一部自媒體的“集大成者“,透過自媒體宣傳劇情的“魅力”,無外乎“鑑綠茶”、“撕小三”、“撈女”……一百篇十萬加的情感爆款文先導,再配合話題與劇情的渲染。等到更新劇情後,再出一百篇十萬加的情感爆款文,週而復始,熱榜就一直有《三十而已》,每一集都會爆。

細細觀察,《三十而已》的每一條劇情線,都是現代人生活中各方面焦慮的途徑,窺探著人性的弱點,這種表現手法就很容易潛入你的意識中。

檸萌影視是擅長精細化受眾的心理,受眾的情感分析得妥妥當當,各個階層女性的心理都被掃視。

自媒體式宣傳,是現在的慣用手法。一萬人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在爆文的薰陶下,劇可隨時熱門,不過內容就容易被標籤化、碎片化。

再細看《三十而已》的劇情開局,這種生活的“現實”景觀:顧佳的家庭問題裡有巨嬰的丈夫,孩子的升學焦慮;鍾曉芹婚姻問題裡有丈夫的冷暴力,自我成長的停滯;王漫妮則是個有虛榮心又有野心的小鎮女孩。是不是很對胃口,這不就是大多數人的現狀?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這些問題很真實,很容易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就這種日常種常見的心理焦慮,搬到熒幕上,也是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開局的情感基調,就打出了一記重拳,很讓人有好奇心理,接下來會怎樣?還會有什麼?會擊碎什麼?

在《三十而已》裡有個很巧妙的設定,不說你還不會發現。

顧佳住在君悅府,鍾曉芹在君悅府的物業上班,王漫妮在君悅府底部的奢侈品店當銷售,這樣一對比,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對咯,三個不同階級的女性就聯絡起來了。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這種對比是很真實的階層劃分。

“視覺化”階級,寫照了現實中不同階層女性生活在不同的一個點。

影視劇一直有女性獨立的話題,但是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三十而已》的這種設定,已經絲毫不掩飾三個女性對於階層躍遷的野望,也已在開局描繪了現代社會“女性階層躍遷焦慮”的序幕。

這種劇情設定,對於女性獨立話題的探討,是影視劇的創新。

非常可惜,編劇沒有深究到底,輕微地揭露,在觀眾的思維裡一閃而過。

要是日本或韓國的編劇,這個故事或許是這樣的:三陌生的女人,也是代表三個階級的女人,會因為一個某個情節而不得不聯絡在一起。這樣三個階級就有了交匯。故事會從交匯之後出發,訴說之後的故事。

在我們的女性群像劇裡,故事卻是這樣的:不考慮不同階層女性友誼的來歷和衝突,硬生生地把她們寫成閨蜜,這樣能符合很多女生的意願。像是《歡樂頌》“五美”在逆境中相互依偎取暖,她們之間的友誼就是階層流動性友誼。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三十而已》能巧妙地納入這個設定,但卻浪費掉了。把這種流動性友誼點落腳在了最後閨蜜齊心打小三上,可謂可惜。

02

狗血劇情都是激動人心的

在林有有以“迷妹”的身份出現在許幻山的面前後,劇情就快速滑入到了用自媒體的方法論做劇集的怪圈。

這種怪異的現象,很容易標籤化主角的情感困境,都是以“第三者”一概了之。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在男女關係裡,比較容易煽動大眾亢奮心理的就是第三者的出現,似乎沒有出軌、小三,男女關係就不會出現情感困境。

分析一下《三十而已》的情感線::顧佳手撕的是林有有這樣的第三者;鍾曉芹面對是所謂男“綠茶”鍾曉陽這樣的“第三者”;而王漫妮則是把王漫妮的情感掙扎套進了海王“獵物”裡的“第三者”角色裡。編劇也是煞費苦心,千方百計套入第三者。一直說的30+女性情感的困境,也都是這有關第三者的狗血劇內容。

爽劇的基調一般都是大婆打小三,“鑑綠茶”,《三十而已》後續都是用“第三者”的劇情內容來推動敘事,製造劇情跌宕感之後,所謂的“爽”感也就出現了。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這種爽劇會被更多的自媒體提及。特別是現在的短影片,容易“碎片化”劇情、“劃重點”話題。在這些自媒體的推動下幾大主角的結局,早已被片面化地分析總結啦。

在微博上,最出圈的角色是關於林有有到底有多“綠茶”的討論,就連“林有有”和“許幻山”的微博上評論的畫風都是截然不同,也顯示出“情感”的碎片化輸出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觀眾的情緒↓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越到最後,這些話題討論得越廣泛,就越能說明作家們在話劇開始時製造的中產階級的焦慮和困境只是鏡中的一個月而已。

當焦慮的現實困境無法展開,成為劇情的掩護,只能靠低俗的“第三者”內容來支撐。對於一部電視劇來說,這樣的情節模式經不起推敲。

當然,也有觀眾認為這類內容很好看,不難理解,婚姻問題和女性的現實困境都是“小三”的介入。不過,在仔細考慮這種好看之後,其實是創作者和平臺毫不猶豫地主動對內容進行細化降維。

即使在劇情的後半部分,為了製造“情感”點而忽略人物行為的邏輯,一切都是為了“自媒體”為導向的“爆款”輸出服務。

劇中幾場戲中,說明林有有並不缺錢,所以她不是貪圖許幻山的錢而當“小三”的“小三”。比如,她自己開車送許幻山離開。一個90後女孩,自從開始工作就有了自己的車,可以隨便辭職。這些細節說明林有有的一些經濟狀況還不錯。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不圖錢,哪圖的是愛情?

其實我也沒看懂林有有圖什麼,或許她只是一個劇情設定,為了打敗完美的顧佳而設定的工具人“小三”。劇情發展到最後,最後,很多人所不爽的林有有全身而退。這恰恰是讓顧佳這個角色的“體面”和“妻道”一貫到底,讓這個角色的設定沒有崩掉。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就是說,林有有的一些魯莽和近乎瘋狂的行為只是為了激怒觀眾。在這部戲裡,沒有比林有有更假的假人了。這樣平淡而功能性強的角色肯定會引起討論。她幾乎是個人造目標,身上有讓人討厭的標籤。

捏造一個公眾普遍反感的目標,惡意撕毀自然偏差,會帶來流量和大量話題討論。不過婚姻問題和女性在婚姻中的現實困境,都被簡單粗暴地放在拙劣文字的戲碼中,這就沒有體現女性獨立的主題。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編劇這樣寫,也是有根據的,因為這類情感問題是最容易讓觀眾理解婚姻問題的話題點,但卻不是現實婚姻的主要因素。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而鍾曉芹和陳嶼,才是最接近於普通人婚姻狀態。

結婚幾年後,住在同一個房間有自己的疲勞。婚姻中沒有“小三”,卻因瑣事的積累而逐漸凍結。

隨著人們對婚姻的漠視和冷暴力的日益嚴重,女性在這種婚姻中越來越迷失。死水中無波紋的婚姻原本是一個可以深入探討婚姻和性別問題的切口。

結果呢?鍾曉芹的感情路線走到後面,加入了男小三鍾曉陽。陳嶼更像是得失憶症,成為偶像劇“虐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的英雄畫風。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在最初建立好感之後,該劇一開始並沒有真正提出危機的現實內容,而是將劇情引向狗血撕心裂肺的X級,這就是為什麼在遊戲結束時,三個角色似乎沒有焦慮,生活得更好,但最泡沫化的扭曲是什麼。

《三十而已》能火爆全網,熱榜不下,並不是倡導“女性主義”的成功,依舊是“消費女性”的成功。

完結的《三十而已》,是女權主義的成功看著爽,情感線卻是這樣

如果編劇想真正讓觀眾喜歡看,有共同感受的女性團體,首先你得讓女性作為人。

當話題是為了話題,當人物只能淪為編劇為公眾設定的目標,或是為喊出“獨立”口號的工具,這些都會在繼續強化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抓住話題的同時,也需真實地表露現實,這樣共鳴就會更加明顯,更加耐人尋味!

【來源:娛樂還原劑】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AG: 劇情女性林有三十婚姻